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2期
虚拟领导: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曹晓丽 刘显迪 莫程凯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曹晓丽 刘显迪 莫程凯
日期:2025-04-21 09:00:44
应关注从动态视角出发定义虚拟领导,从而对虚拟领导的主体、过程和结果进行整合。其次,在虚拟领导过程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情境的新特征,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依赖性增强,信任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在未来研究中,建议进一步拓展关系视角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再次,虚拟情境增加了领导的不确定性,虚拟领导的领导能力和行为风格将影响组织对虚拟情境和新型领导—成员交互关系的适应程度。未来关于虚拟领导的内涵,建议深化虚拟情境下领导胜任力和领导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
2.优化测量量表,关注应用范围与本土化
目前关于虚拟领导的测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被大多数学者认可和使用的量表。虽然有学者结合研究情境对虚拟领导的测量量表进行了开发,但大多为自陈式量表,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且大多关注于领导过程、领导行为或领导结果单一维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虚拟领导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复杂概念,涵盖多种领导风格、领导行为,贯穿整个领导活动过程,因此,在未来制定虚拟领导测量量表时,有必要引入组织评价、同僚评价以及下属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尽可能涵盖虚拟领导的全面维度,形成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成熟测量量表。首先,开发适用于不同组织情境和文化特征的虚拟领导测量量表。过去学者们关注的虚拟组织大部分为全球虚拟团队,量表的适用性相对不足。随着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虚拟领导不再是全球虚拟团队的专属,大多数组织都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开发结合不同组织规模、组织生态和领导情境的虚拟领导量表尤其重要。其次,开发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情境的虚拟领导测量量表。目前学界所采用的量表均为国外量表,尚无适合中国本土化应用的国内量表。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高权力距离和高集体主义特征,其虚拟领导也体现出特有的文化属性,因此,开发适合中国文化情境的本土化量表对于我国虚拟领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引入调查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虚拟领导与其他领导风格的区别点和特征属性。
3.深度解析作用机理,厘清影响关系
现有关于虚拟领导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关于前因变量、中介路径和调节机制、结果变量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第一,挖掘影响虚拟领导的个体性前因变量。虚拟领导的有效性不仅会受到沟通与媒介的影响,还会受到领导者性格特质的影响,因此,将领导者的性格特质引入虚拟领导量表,能够更好地衡量不同性格特质对虚拟领导的影响。第二,重点关注在中国领导情境下的文化与虚拟领导之间的关系。例如,中国领导情境中特有的“面子”“关系”等问题,是虚拟领导有效性、虚拟组织中的领导—成员交互等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拓展虚拟领导影响作用研究的边界,深入探究媒介丰富度的调节作用。虚拟领导起源于全球化虚拟团队,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组织沟通的媒介也不断地推陈出新,沟通的媒介丰富度会对虚拟领导及其结果变量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将媒介丰富度引入调节作用机制能够进一步探究虚拟领导的作用机理。第四,探究组织层面的结果性影响机理。目前有关结果性机理的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虚拟领导对成员个体所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