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数字技术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价值指归、异化图景与风险纾解路向/韩亚琦 孟丽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韩亚琦 孟丽荣 日期:2025-09-23 09:45:48
会支持[15],但这种传统的文化发展形式无法有效满足文化社会化的需求,也会使党的文化领导权的边际效用受到限制。数字技术的嵌入为文化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的社会化路径。借助于视觉符码的呈现方式和社交界面的互动方式,数字技术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更易为民众所接受,数字技术成为民众文化活动的主要记录与沟通方式。民众在对数字媒介的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主流文化的价值共识有望通过文化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社会化传递与扩散,在数字文化场域中凝聚起群体认同的文化因子。文化借助数字力量改变了单一的发展形式,重塑了文化艺术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与消费方式,使其不仅带有现实空间的文化属性——基于现实生活来建构文化想象,而且带有虚拟空间的文化特征——基于数字媒介来形成文化符号。游走于数字虚拟与现实情境之间的数字文化,更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的文化需要。
  另一方面,利用文化引导与价值规制,实现数字的文化化。技术作为介体力量,在参与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役工具,因为“任何技术都承载着价值,是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体”[16]。哈贝马斯也提出科学与技术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观点,但在技术理性的范畴下,“人的自我物化代替了人对社会生活世界所作的文化上既定的自我理解”[17],即若无价值规范与引导,技术的工具理性总是会遮蔽其所负载的价值理性而表现为否定性力量,塑造出马尔库塞语义下的“单向度”的人。数字技术是资本逻辑下追求先进生产力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指向对资本的占有与对权力的支配,因此,要实现其合理性就必须重视价值维度,以对抗其在渗入现代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化力量。然而,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理性有别于技术所承载的技术理性,文化天然具备来源于现实却与现实中的异化秩序相对抗的基因。社会主义文化所指向的是公正与和谐,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其所蕴含的价值规范与数字技术价值规制的需要相契合,这使得数字技术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具有同构的内在张力。因此,从战略层面上对数字技术进行文化引领和价值规制,以主流文化消弭数字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鸿沟与认知隔阂,也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必要环节。
  三、数字技术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异化图景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代新兴技术的诞生都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以谋求自身发展的权力意志。在规范条件下,技术会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但技术的两面性会使它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通用功能与超级仿拟智慧,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其在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风险,防范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能。
  (一)数字功能僭越:消解政党文化领导权与主流价值认同
  数字技术因具有某种类人智能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而引发了技术革命,这是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本质区别。民众也萌生出一种将数字技术视为与传统技术不同的特殊物的追捧心态,这在数字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强势入侵和民众所表现出的数字崇拜、数字狂欢和“数字中心主义”的倾向中已经初见端倪。作为社会中的一种因素,数字化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不仅为自身建立规则,而且为社会重建规则。[18
[1][2][3][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