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数字技术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价值指归、异化图景与风险纾解路向/韩亚琦 孟丽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韩亚琦 孟丽荣
日期:2025-09-23 09:45:48
体与算法平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文化领导合力,以更易被群众接受的方式广泛地联系、宣传与教育群众。
2.消除数字鸿沟现象:拓展公众数字参与渠道,增强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情感联结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的文化主体地位不是先验的存在,而是建构的结果。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立足于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弥合数字鸿沟,以建构公平正义的文化发展格局。对人民群众而言,要主动提升数字文化素养,在政治参与中增进政治信任,在数字文化空间建立新时代的党群关系。这样可以使党与人民群众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相互承认、互为建构,增进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情感联结。一方面,弥合数字鸿沟,建构公平正义的文化发展格局。在文化与数字融合的趋势下,数字正义影响与规制着文化正义,而文化领导权建设又必须以实现文化正义、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前提,因此,必须先解决数字正义问题,以数字正义推进文化正义。面对因数字接入鸿沟、使用鸿沟、智能鸿沟所产生的数字正义问题,党应该加强数字技术的公共设施建设,扩大数字边缘地区的数字覆盖范围,确保人民群众对数字信息的可及性,以解决接入鸿沟问题;在基层开展数字技术使用指导,引导人民群众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化生产,以解决使用鸿沟问题;推进算法规则透明化,引导人民群众掌握数字算法规律,并将原创文化成果进行线上推广,以解决智能鸿沟问题。如此,便可将数字弱势群体纳入数字文化发展大格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数字文化建设的正义属性,提升人民群众在数字技术发展中的文化获得感与对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增进政治信任,在数字文化空间建构新时代的党群关系。数字鸿沟激发了“后真相”偏见,并引发了政治信任问题。要想弥合数字鸿沟,除了数字资源的再分配及党的数字指导服务,还需要人民群众树立自觉意识,积极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反哺”,以提升个人的数字文化权利认知、数字文化综合素养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参与能力,将代表数字弱势群体的声音、价值、观点和诉求在数字媒介中充分展现出来,使党的文化领导与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面对超级数字场景下的“感官盛宴”与虚实交织的文化迷雾,人民群众应主动了解数字文化传播背后的流量逻辑,重拾对公共理性的信任,在主流媒体与算法媒体的博弈中提升自身的是非辨别力,使体现公序良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得到坚守。对于党而言,则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数字文化空间,以发挥其作为文化主体的创新发展能力,同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在数字文化空间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亲密的党群关系。
3.防止数字文化霸权:推动文化多元发展,丰富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生态场域
文化空间内的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与西方国家利用数字技术建构同质文化以实现文化霸权的目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场域逻辑是实现不同文化共同发展下的多元一体,其中,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规制与价值引领的作用,其余类型的文化在主流文化的领导下不断交流、碰撞、重构与融合,呈现出文化发展的多样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对数字文化霸权所产生的失语/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