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数字技术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价值指归、异化图景与风险纾解路向/韩亚琦 孟丽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韩亚琦 孟丽荣
日期:2025-09-23 09:45:48
针对性的纾解路向。将数字技术嵌入文化领导权建设实际上就是直面数字技术渗透至文化领导权建设领域所产生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增强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内在力量,并扩展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空间;另一方面,依托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价值规制纾解数字技术的异化风险,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耦合联动,推动数字技术的向善向好和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守正创新。
参考文献:
[1]孙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质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1):80-85.
[2]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6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3.
[5]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38.
[6]蓝江.如何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数字技术背景下理解中国的文化思想[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1):11-19.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2-05-22)[2024-06-25].https: //www. gov. cn/xinwen/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1.
[9]姚中秋.领导权:基于中国实践的权力类型学研究[J].政治学研究,2022(1):58-69,158.
[10]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M].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8.
[11]陈红娟,林飞.文化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语境与思想内嵌(1919-1923)[J].社会主义研究,2022(5):65-72.
[12]张婷.电子党务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探索,2006(3):30-33.
[13]帕尼比昂科.政党:组织与权力[M].周建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8.
[14]李震.媒介化时代的文艺批评[J].文艺研究,2018(8):11-19.
[15]周建新,王梁宇.技术正义与文化正义:文化科技融合的历程与本质:基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152-159.
[16]樊瑞科,张茂杰.算法推荐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20(5):94-101.
[17]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3.
[18]周尚君.数字社会对权力机制的重新构造[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5):17-26.
[19]吴静,邓玉龙.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景下的公共性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23(7):19-26,36.
[20]周尚君,谢林杉.论数字不平等:理论框架与治理路径[J].社会科学,2024(1):181-192.
[21]李志祥.数字智能技术的正义挑战与伦理应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94-102.
[22]崔健,刘云彬.视觉殖民:西方意识形态视觉化统治的审视与批判[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71-81.
[23]全燕.“后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