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2期
领导中庸文化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王瑞花 张悦祥 侯婷婷 杨永香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瑞花 张悦祥 侯婷婷 杨永香
日期:2025-04-30 15:38:27
【摘 要】员工创新是企业创造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切实有效地激发并促进员工创新是解决中国企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从领导文化取向视角出发,基于“涓滴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挖掘领导中庸文化取向通过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和员工知识共享“涓滴”至其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可发现:领导中庸文化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员工知识共享在领导中庸文化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中庸文化取向通过影响员工中庸文化取向和员工知识共享,间接推动员工创新行为。 【关 键 词】领导者;员工创新行为;中庸文化取向;知识共享;“涓滴效应”
【作者简介】王瑞花(1977— ),女,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知识管理、传统文化;张悦祥(2000— ),女,通信作者,郑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传统文化;侯婷婷(1992— ),女,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经济;杨永香(1999— ),女,郑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享经济背景下的用户偏离行为维度识别、形成机制与优化措施研究”(项目编号:72301251)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2-0065-09
一、引言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然而,近年来,美国对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实施了核心技术的制裁,使得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面临的“卡脖子”难题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些“卡脖子”难题的解决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员工作为企业创新的关键主体,其创新活动的成效直接决定了企业科技创新的高度。[1]因此,如何促进员工进行更有效的创新,不仅是解决我国企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而且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实践层面,很多企业为了鼓励员工更有效地创新,在设备、资金等硬件的保障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采用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创新,却并没有达到管理者期望的全员创新的效果。[2]理论层面,学者们虽努力探索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企业的激励机制、组织氛围等[3],但在如何最有效地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上并未达成共识。学者们更多的是从组织层面研究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而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员工创新的内在动因才是关键。员工的创新行为作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更多地受个体内在认同的驱动,外部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抑制创新。[4]研究表明,具有集体主义取向的员工认为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对组织创新具有较高的认同感,为了追求集体利益而愿意在工作中做出更多的创新。[5]因此,如何提升员工内心的认同感才是有效促进员工创新的关键。
中庸文化作为一种内化的价值观,引导着个体以整合性、和谐性的思维审视个体的行为结果,对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在员工创新行为方面,已有学者注意到中庸文化的作用。比如,陈岩等认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