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面向不确定性的反脆弱领导力:理论要素与行动框架/王张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张强 日期:2025-09-26 09:30:33
,创新源于过度反应,一个过度反应的系统一定会采取超额模式,形成额外的能力和力量。领导者建立的冗余为组织开展试错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冗余意味着反对通过过度优化提升效率。过度优化本质上属于过度干预的范畴,只会使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在塔勒布看来,“效率”和“优化”的概念源于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在消除随机性后对自身理解和设计社会的能力的盲目自信。事实上,现代化这张“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在提升效率和效用方面的作用非常罕见。[1]81不仅如此,如果某个事物本身是脆弱的,效率就变得毫无意义,采取任何旨在改善或提高效率的措施都不能使其逃避崩溃的风险。[1]146因此,领导者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眼光,平衡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既不能沉迷眼前效率而忽视长期储备,也不能过度储备而影响效率的提升。
  (六)学习进化力
  脆弱的事物会隐藏自身的缺陷,只展示自己的优点;反脆弱的事物往往会隐藏自己的优点,而不掩盖自己的缺陷。进化就是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完成的。
  只要进行自由探索,就难免出现错误,遭遇失败。然而,错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善于吸取教训的系统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它们本身能够利用微小的错误改进自身。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者是“在犯错误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1]50-51。他们往往不能正视失败,不能及时分析原因,而是倾向于推卸责任,执着于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理由,把自己当作“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的“受害者”。[1]51在这种思维下,他们虽然规避了小的错误,但是极有可能导致下一次犯的错误更加严重。因此,领导者必须抛弃因暴露自身不足而害怕影响自身权威的想法,带头进行错误反思和失败分析。
  相对于总结成功经验,反脆弱理论更重视吸取失败教训,因为教训可能比经验更有用、更宝贵。塔勒布把错误、进化和反脆弱性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有机体是有层次和等级的,“较高层级事物的反脆弱性,有赖于较低层级事物的反脆弱性,或者较低层级事物的牺牲”[1]51。试错过程中遭遇的失败,虽然对个体或局部造成了伤害,甚至有可能是灭顶之灾,但它“遗传给新生命的基因编码”能够使系统整体健康发展。这就是进化背后的逻辑。
  反脆弱理论重视否定法,认为反脆弱是通过排除脆弱获得的。“弄清楚什么是脆弱的,比预测对其造成伤害的某个事件是否会发生要容易得多,脆弱性是可以衡量的,但风险却是无法衡量的。”[1]XIII人们往往通过负向知识(什么是错误的)而不是正向知识(什么是正确的)寻求成功,这也是进化过程的选择。我们对错误的了解远胜于正确的事情,负向知识比正向知识更强韧。[1]301对于领导者而言,既要鼓励团队成员敢于试错,营造容错的机制和文化,又要善于吸取试错过程中的教训。
  四、反脆弱领导力的行动框架
  基于反脆弱领导力的理论要素,可以从实现认知重构、强化心理韧性、营造创新文化、构建分散网络、弹性配置资源、推动智慧沉淀等方面,构建提升反脆弱领导力的行动框架。
  (一)实现认知重构,重塑适应性思维
  实现认知重构旨
[1][2][3][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