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面向不确定性的反脆弱领导力:理论要素与行动框架/王张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张强
日期:2025-09-26 09:30:33
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提升组织效率,但也容易“导致过度反应,甚至造成机器的分崩离析”[1]81。反脆弱领导力追求一种“去中心化”的结构,使系统在推进创新和应对冲击时拥有更多的路径。
分散赋能就是要反对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反脆弱理论认为,“分散式随机性(相对于集中式)是必要的”[1]425,随机性应该“被分散而不是被集中在一起”[1]79。这也就是说,集中式与随机性是互斥的。要想通过拥抱随机性以增强反脆弱性,就必须抛弃集中式的管理模式;追求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通过消除随机性的方式暴露脆弱性。不仅如此,塔勒布还指出,规模大的东西在面对某些错误时容易受到伤害。[1]273-274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可见的,而风险是隐蔽的,这些隐蔽的风险给系统带来了脆弱性。因此,领导者必须放弃过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通过模块化设计减弱外部风险的冲击力。
分散赋能就是要反对干预失度。塔勒布把那种以“提供帮助”为名,实则在结果上得到的损害超过收益的行为称作“天真的干预”[1]92。在这种思维下,他们竭力消除一切波动,避免受到丝毫的波动性带来的伤害。事实上,凡是遭受了这种过度干预的地方,系统都会更加脆弱。此外,塔勒布也反对在需要干预的时候却干预不足。塔勒布的解决方案是:“形成一套系统性准则,以决定何时可以干预,何时让系统自行运作。”[1]103因此,领导者要在有所为的同时,做到有所不为,如果事无巨细地掌控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非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使组织陷入僵化,丧失适应变化的能力。
分散赋能就是要在倡导权力和资源下放的同时,推动责任和风险共担。反脆弱理论认为,“‘小’汇总起来(也就是小单元的集合)比‘大’更具反脆弱性”[1]69。这就要求领导者把决策权尽量分散给最接近问题的基层团队,激发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敢于试错创新,允许他们遭遇一定的失败。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完成了从单纯的指令发布者到方向引领者、资源协调者的转变,团队成员完成了从被动的计划执行者到主动的未知探索者的转变。
(五)冗余储备力
脆弱性会随着效率的提升而增加错误的成本,反脆弱性会通过冗余的建立增加可选择性,既能扩大潜在的收益,还能抵御未知的风险。
冗余是反脆弱性的呈现形式,它不是防御性的,而是进攻性的。塔勒布用“九头蛇怪”的神话故事描述反脆弱性,每当它被砍下一个头,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1]8额外长出来的一个头,就是冗余的体现。进一步地,他认为“层层冗余正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1]18。这种冗余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似乎是一种浪费,或者会被视为“低效”。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意外通常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这时,所谓的“低效”的事物可能往往是最有效的。
冗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用的。当下,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越来越大,仅仅凭借回顾历史上最糟糕形势来精确估计未来最糟糕形势的方法进行决策,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因为最糟糕的事件总是突如其来、没有先例的。领导者需要做的就是为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做好准备,通过建立大量的冗余来确保组织在风险来临时能够有效运行。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