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城市的建设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人—技术—空间”三维互嵌视角/李南枢 易星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南枢 易星同
日期:2025-09-09 15:51:43
略
通过分析国内外绿色智慧城市实践经验,结合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本文认为,摆脱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悖论”困境,关键是要实现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而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也需要主体、空间协同的保障,从而实现效率最优与成本最低,以契合“双碳”目标。
(一)加快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强调,“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形成一批“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欧盟发布《2022年战略前瞻报告:在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实现绿色与数字化转型》,也明确了数字技术需要实现绿色化转型。[23]面对“绿色悖论”困境,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速数字产业变革并推动技术创新,助推数字资源与生态资源的高效融合。
在产业变革上,能耗是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障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字技术能耗,实现能源供给绿色化与数字设备节能化。一是采用光伏、风电等绿色清洁能源,降低数字技术碳排放,并结合智算中心进行能源优化调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如,日本鼓励大规模采用清洁能源,将数据中心、节能半导体等列入产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24]二是在数字产业设施设备中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如利用液冷技术、高效供配电系统、能效环境集成检测等节能技术全面降低数字设备能耗,并充分利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建筑物、园区空间,发展内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优化能源供给格局。三是在数字技术产品设计与优化上,发展绿色算法,在参数设置上降低代码运行能耗,消除冗余计算,实现源头节能。
在技术创新上,加强绿色技术攻关,助力技术研发与引进。一是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以算力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设备绿色转型,健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绿色技术体系,既包括底层硬件创新、算法平台创新,也包括产品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等。二是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与大市场优势,扶持芯片、集成电路、存储等核心基础元器件发展,并鼓励重大技术集成示范,促进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三是扩大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合作,分享和引进先进技术,将开发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做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序衔接。
此外,在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企业转型成本,纠正企业认知偏差。域外发达国家或地区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企业数字技术革新成本,促进数字技术革新内化为集体行动。例如,欧盟持续加大数字技术革新的研发投入,通过设立“2021—2030年未来创新基金”,筹集超3000亿欧元用于技术研发。[25]我国需要强化颠覆式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数字产业集聚区内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孵化平台等战略性科技力量,鼓励研发机构开展绿色智慧城市领域颠覆式技术创新。同时,加大财政资源向绿色智慧城市倾斜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研发补助、项目奖励等方式,鼓励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并发挥金融服务的支撑作用,发挥信贷、基金、保险、债券等金融服务功能,以绿色金融支持碳市场发展,赋能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此外,推进绿色智慧城市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