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1期
中西古典战略思想的历史源流、理论共性与当代启示/欧阳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欧阳骞
日期:2025-03-10 09:42:54
略思想的根源。[6]7在古代人类多元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中西战略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演进传统不一,自成体系。论古典战略思想的起源,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一)西方古典战略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从语言学上看,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中的“战略”名词均脱胎于希腊语中“stratos”(军队)以及相关衍生词strategos(将军或领袖)、strategeia(战役),而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战略观念(思想)最早产生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较为发达的地中海地区。[7]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已有诸多哲学、史学领域的传世巨著呈现出战略思想,包括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的《长征记》以及凯撒的《高卢战记》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该著作虽不能被定义为一本战略论专著,但其通过战争史叙事的手法直接论述了战争计划(战争准备)与行动的过程,间接呈现出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国家对外战略等概念。然而,上述著作都是从战争史和军事技巧的角度出发,未涉及战略概念内涵及相关影响要素的宏观探讨,因而有学者认为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学著作strategikon(“将军之学”)诞生于拜占庭时期。[6]57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出版《战争艺术》一书,提倡对古代军事组织和战争观念的运用,同时,从主观到客观、普遍到一般的学术视角出发,探索政治权力与军事权力、战争与和平的关系。18世纪,法国人梅齐乐在发掘古希腊留存于世的思想遗产基础上,借鉴strategikon(“将军之学”)的理念,第一次正式在其著作《战争理论》中使用了“战略”(stratégie)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作战指导”,这成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6]168-169自此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接受和广泛使用战略概念。
19世纪,克劳塞维茨和若米尼关于战略概念的界定奠定了西方古典战略思想的基础。克劳塞维茨将在战斗中使用特定工具的艺术定义为“战争指导”,而这种“战争指导”又可以分为战术与战略:战术是个别战斗本身的计划和执行,战略是在战争目标引领下协调个别战斗之间关系的理论。[8]若米尼提出战略的实质是在地图上研究战争的艺术,而在实际行动中指挥军队作战的艺术是一种“大战术”或者称为“联合战术”。[9]
20世纪初,李德?哈特在对战争史研究的过程中提倡采用“间接路线”的战略观念来获得有效的战争效果[10]5,并在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概念基础上提出“战略是分配和使用军事工具以达到政策目标的艺术”[10]277,强调了政策目标(政治目标)的概念。二战后,经历了核战争的李德?哈特提出“大战略”概念,即“协调和指导一个国家或者是一群国家的一切力量,使其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10]277,认为战争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和平,战略研究是以战争“地平线”为界,大战略则是超越战争而着眼于战后的和平。虽然李德?哈特的大战略概念仍未超出军事研究范畴,但其大战略思想体现出对国家政治(政策)目标的关注以及对除军事以外国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考量。
总体而言,西方战略思想萌芽于古希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