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流散到弥合:数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建构/宋 来 王华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宋 来 王华杰 日期:2025-09-30 10:48:55
藏着特定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曾指出,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卷入技术的作用体系,“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为资本服务”[16]。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并不能脱离资本逻辑而独善其身。相反,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政治的过程,即社会权力参与其中为实现自身的意图展开斗争的过程”[17]。因此,我们必须厘清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是为了迎合市场和技术,只展现受众想看的信息内容,还是能够脱离受众思维坚守原则,全面客观地传播信息,从而生产和传播优质的信息内容,开拓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在利益和资本的强力支配下,增强用户黏性和迎合用户需求成为数智空间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基本趋向。这种趋向导致低级、媚俗、戏谑、以丑为美、善恶不分、泛娱乐化等信息内容替代正能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这不仅违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还逐渐瓦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信息分流中被遮蔽。此外,在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推动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与传播也会受到强烈冲击,这种冲击将严重阻滞其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力量等功能的发挥,使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偏离主流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从人类文明的实践进程来看,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本身,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使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正如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所说,“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以征服自然,但他却陷入在这些方法的网罗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18]。具有“自我意识”的数智技术在数智空间享有特殊的权力,成为引导人们价值取向的权威力量,不断腐蚀主流意识形态所代表的价值信仰,造成人们的审美模糊和价值信仰迷失,在思想认知和价值追求上受制于数字权力,最终导致人与其本质相冲突。
  四、协调与弥合:数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建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9]。面对数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流散的问题,我们亟须在协调与弥合中实现对信息传播权力的建构与重塑。为此,既要强化价值引领,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又要运用技术赋能,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格局。同时,还要从提高主体素养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完善法制监管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等方面着手,探寻出一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建构的应然出路。
  (一)弥补价值缺位:强化价值引领,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0]进入数智化社会后,数智空间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生产交往、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等的主要场域,守护和建设好数智空间这一传播阵地,不仅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播好党和人民声音、宣传好先进思想文化和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的基本依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用怎样的价值标准来引领数智空间阵地建设,就成为数智化时代意识形态传播权力建构的前提要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21],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意蕴内嵌于以智能算法为基础的数智技
[1][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