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数字官僚主义:政府数字化治理的悖论与破解之道/刘衍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衍峰 日期:2025-09-30 10:47:17
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首先,推进“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通享”改革,突破单一层级职权界限,构建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跨层级协同治理体系。通过“一网通办”,政府可以将各部门的服务事项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公众只需通过一个入口即可办理多项事务,大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政府应建设覆盖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范围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打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这种一体化平台可以使公众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办理政务,如提交申请、查询进度、获取反馈等,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的目标。其次,大力推行“掌上政务”,实现政务服务的移动化与智能化。比如开发和推广政务服务App,将各类政务服务功能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移动平台上,方便公众随时随地办理各类事务。公众可以通过政务App进行在线申报、证件申请、费用缴纳等操作,享受全天候的便捷服务。又如,引入“无感审批”,提高政务服务的自动化水平。“无感审批”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将部分政务服务的审批事项自动化处理,使公众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审批过程。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还减轻了公众的办事负担,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审批系统,将公众提交的申请材料与后台数据库自动比对,自动判断是否符合审批条件,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自动生成审批结果,省去人工审批的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N].人民日报,2023-02-28(1).
  [2]李乐乐,顾彤彤,秦强.数字技术对数字政府治理的影响路径:整合、驱动、赋能[J].中国科技论坛,2024(7):41-51.
  [3]邵春霞,程风.阶段性技术适配:基层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渐进路径分析[J].求实,2024(3):31-43,110.
  [4]周维栋,周佑勇.数字政府如何与法治政府更好结合?:基于技术与制度融合的分析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3,39(10):71-80.
  [5]张柏林.数字治理中的政府权力约束和权力释放探析:基于统筹治理的视角[J].领导科学,2023(5):110-115.
  [6]宋国恺,陈奕霖.智能官僚主义的产生逻辑及治理建议[J].学习与实践,2024(7):29-38.
  [7]詹国彬,陈鑫悦.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官僚主义及其矫治策略[J].江汉论坛,2024(3):51-56.
  [8]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黄旭.数字行政法治化:向度、困境与路径优化[J].理论月刊,2024(7):133-143,159.
  [10]魏巍.超越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伦理冲突叙事:以权力间博弈演化为视角[J].政治学研究,2024(3):50-63,242.
  [11]孙海军,张长立.技术适配治理:政府治理数字化的限度与人的主体性回归[J].江淮论坛,2023(3):153-158.
  [12]李晓方,谷民崇.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形式主义”:基于行动者的分析框架与类型分析[J].电子政务,2022(5):9-18.
  [13]张乾友.“表僚主义”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