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内涵意蕴与践行路径——兼论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刘乐乐 樊晓燕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乐乐 樊晓燕 日期:2025-09-19 11:23:58
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6],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引领文明对话,有利于不同文明在命运与共的时代大潮中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首先,实现不同文明利益共生。在文明的交往互动中,尊重各文明主体的核心利益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也是文明对话合作的基础。资本主义建立的共同体在“实质上都是为经济目的而存在的”[27]虚幻共同体。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不论是制造动乱还是转嫁污染,都使难民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实现不同文明利益共生,就是要把人类共同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正确义利观,正视并尊重不同文明主体的利益诉求,扩大文明对话的利益交汇点。
  其次,实现不同文明机遇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28]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不同文明共享发展机遇提供了重要平台,已经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9]同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宣布将继续实施1000个“小而美”的民生援助项目,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培育经济发展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再次,实现不同文明责任共担。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联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使得一国发生的风险很可能扩散到全球。由此可见,不同文明不仅命运与共,而且风险与共。面对全球性的风险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种文明能置身事外,“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16]529。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不同文明共担责任,通过对话找到人类面临的经济危机、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气候变化、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的破解策略。
  四、结语
  “文明冲突论”是在冷战结束背景下诞生的理论观点,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观察全球政治格局和竞争态势提供了独特视角,但内在隐含的二元对立文明观终究无法为构建全新的文明秩序提供解决方案。根植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将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入。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生动实践中,完全有可能产生出新的文明话语和文明理论,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关于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交往等文明议题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俄媒预测: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将超过60%[EB/OL].(2024-01-17)[2025-04-01].http://www.cankaoxiaoxi.com/#/detailsPage/%20/808-5248877ae47098c86588706649ced/1/2024-01-17%2013:45?childrenAlias=undefined.
  [2]陈航辉,綦大鹏.权力斗争、民主和平与地缘政治:美国遏制战略的思想根源[J].美国研究,2024,38(3):32-51,5-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94.
  [4]李冉,刘文祥.中国式现代化蕴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