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内涵意蕴与践行路径——兼论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刘乐乐 樊晓燕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乐乐 樊晓燕 日期:2025-09-19 11:23:58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践行路径
  文明的对立冲突阻碍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出超越“文明冲突论”的建构性方案是历史必然。对此,不少学者、政界人士和国际组织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与“文明冲突”相对的概念与观点,如“文明共存”“文明对话”等。
  (一)夯实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基础
  文明的内核是价值,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是文明交流对话的前提和基础。中国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创造性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其丰富内涵和主张代表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夯实各国对于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基础,有利于引领和助推不同文明展开交流对话,切实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
  首先,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实现文明对话的前提条件。多样性是文明的本真状态,产生文明冲突的价值根源在于强制用同一价值取向代替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独特认识。西方“普世价值”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文明都遵从西方文明的价值规范,是带有殖民阴谋的虚幻共识。与之不同,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是文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在不同文明间具有共通性。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空间,推动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有机结合,能够夯实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实现深度的文明对话。
  其次,重视文明的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开展文明对话的动力源泉。文明对话的持续进行既离不开每一种文明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不同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冲突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人文交流合作,主动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为加强文明间的理解互信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拓展全球文明对话的合作网络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需要依托良好的合作网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搭建文明交流对话的机制和平台。面向不同区域和民族国家的交流对话平台共同组成了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渠道。中国搭建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等对话合作平台,与世界各国共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破解之道,同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在平等互惠的对话关系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维克多?拉林曾评价:“不同文明之间加强对话和沟通,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提供了良好平台。”[21]
  第二,深化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沟通连接。国际组织是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征的组织,能够为国际社会讨论公共问题提供场所,是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联合国始终倡导文明对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