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内涵意蕴与践行路径——兼论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刘乐乐 樊晓燕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乐乐 樊晓燕
日期:2025-09-19 11:23:58
话,先后设立了“联合国文明对话年”、联合国文明联盟、“文明对话国际日”等。联合国文明联盟倡导弥合文化差异,包容、关怀、和平、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中国支持并欢迎联合国文明联盟在亚太地区扎根。
第三,建立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伙伴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霸权,拉拢盟友建立“小圈子”和“小团体”(如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等)[22],不断挑动阵营对抗、破坏国际秩序,对多边主义造成严重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建设更加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对于拓展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任何外交关系和伙伴关系背后都体现着文明间的对话,中国在深化伙伴关系中寻找各国利益的相聚点,推动建设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三)促进全球文明秩序的变革重塑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多元文明的交往互动形塑着不同的文明秩序和文明格局。历史上,发源于欧洲的西方文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现代文明社会,此后的西方文明便以世界文明中心自居,企图通过殖民扩张主导全球秩序。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文明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又将不同文明推向“地球村”时代更为普遍的交往之中。在全球文明秩序愈加复杂多变的今天,西方文明称霸世界的野心并没有改变,美国及其盟友极力维护西方主导的文明秩序,这种文明秩序的阵营化倾向严重阻碍了文明间的对话交流。因此,重塑全球文明秩序、打破文明对话的壁垒,就成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必须直面的问题。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为重塑全球文明秩序提供了契机。虽然当今世界“西强东弱”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但“东升西降”的态势日益明显。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左右[23],2023年达到32%[24]。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25]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反映这种新变化的全球文明秩序变革就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大势。
其次,公正合理的全球文明秩序能够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西方一些国家把自身价值标准嵌入国际规范和制度,企图用制度约束和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对此,我们要坚决维护国际法在维系国际秩序方面的权威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公平正义的全球文明秩序。重塑全球文明秩序需要打破西方对于文明标准和文明关系的话语垄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和话语权。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不少西方国家产生了焦虑情绪,如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污名化为“债务陷阱”和“新殖民主义”。对此,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取得的发展成果打消其他国家的顾虑,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故事。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表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应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考量“文明对话”,切实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