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日期:2025-07-15 09:51:38
看到已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低收入群体生活困苦,医疗、教育、卫生人均保障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青年群体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民营企业经营困境得不到切实改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应对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也影响了公众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些民生问题,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进共同富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促进了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新的成就和进步,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全方位保障。改革成果享受主体的人民性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本源动力,改革成果的平等性、普惠性和普及性将进一步提升全体人民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每一个人为美好生活奋斗的热情、动力和智慧。
(四)中国式现代化标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层次目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由总体目标统领的层级目标体系。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目标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在各地方、各领域、各方面、各层级具有差异性,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现代化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文本,将改革的总目标与各方面、各领域、各层级的具体目标有机结合,进行逐层逐项分解,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改”的责任目标问题。
持续解放思想,推进自我革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要目标就是解除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束缚,打破思想枷锁,以追求真理的认真态度对待全面深化改革的设计蓝图和实施计划。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地评价资本主义发展新态势,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解放思想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及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提供思想自由创新的制度机制。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制度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广度、深度和长度看,这是一场建立在解放思想基础上的深刻持久的自我革命。
增强社会活力,提供发展动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是富有创造创新活力的社会环境和持续强劲的动力支撑。从最早启动现代化和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是构建国家、社会、个人等全部主体能够自由创新创造的制度体制,激发、利用和保护社会的自由与活力,形成现代化的自由秩序。[8]自觉、道德、规范的自由秩序的形成,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自觉、道德、规范的创造创新秩序,以进一步激发国家整体活力、社会主体活力、个体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全面深改革推进各类现代化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在人、物、思想等各类要素的“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