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日期:2025-07-15 09:51:38
法等,与中国式现代化规范体系之间存在差距和张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工具理性为消弭中国式现代化规范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和张力提供了方法和路径,构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指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设计正是要消除中国式现代化现实与规范之间的差距。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质、核心任务、实践要求和理想图景,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任务、问题指向、价值指归、目标体系、方式方法、辩证结构以及实践路径,规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设计的基本逻辑,构成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的具体内涵。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前提,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方向、内容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属性、实践要求和保障机制构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前提。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首先需要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价值追求、实践路径等方面的一致性。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国家议程之下谋划设计的。中国式现代化规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全方位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同一历史时空中同时展开的,两者共同承担着推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构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设计的底层逻辑,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何改”的问题。
宣示发展意志,坚定发展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总体前进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发展进程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呈现出波浪式发展形态。[2]当前,由于发展本身的周期性规律和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加以有效应对。在历史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系统设计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继续高举全面深化改革旗帜,坚决走改革开放道路,提出全面、系统、详细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并提出完成时限,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的各种疑虑,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巩固发展成果,擘画发展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1],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巩固。通过改革取得的国家发展成果,受到两股思潮和势力或隐或显的干扰,如果不继续推进改革,有可能改革成果会得而复失。[3]其一,少数人存在走老路的思想。有些人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对立起来,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腐败严重、道德滑坡、贫富不均等问题归因于改革开放本身,否定改革开放道路,主张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模式。其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否定中国现行政治体制,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归纳为所谓的“权贵资本主义”“国家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