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伟军 蒋 锐 刘雄旺
日期:2025-07-15 09:51:38
。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提供规范支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内在包含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建构法治思维、法治框架,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事业,对不符合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制度机制、运行方式等进行改革。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遵循“一切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原则,坚持依法改革,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刚性保障。
法治规范全面深化改革设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设计的法治化具有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宪法和法律规范的,需要先修法再改革,寓改革于修法之中;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探索性改革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原则,改革方案、改革措施要进行合宪性和合法性审查;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改革、实施改革、评估改革;四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对不符合法治的制度机制进行改革,使之符合法治的要求和标准。
法治破除全面深化改革障碍。要善于运用立法、执法和司法突破改革阻力,清除改革障碍,解决改革问题,运用法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路。重大制度改革和重大利益调整等改革事项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改革方案来实施。执法机关要依法对破坏改革、阻挠改革的言论和行为进行公开处理。要发挥司法机关的功能,将重大利益改革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通过司法判例树立改革权威,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执法、司法支持。
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是改革延续和成功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法机关要担负起责任,将具有全局意义、普遍价值、战略功能、实践成熟的改革成果通过法律的“立改废释纂”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融入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改革成果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巩固全面深化改革成果。
(五)坚持科学改革,提升改革边际收益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谋划和实施。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人类探求事实真相、寻求解决问题路径的理性活动。[21]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需要贯穿方法论证、时机选择、节奏掌握、成本控制等各个环节,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可预测、可控制、可验证,降低改革成本,控制改革风险,提升改革边际收益。
改革方案论证。改革方案是改革的起点,是改革的施工图,关系着改革成效和最终成败。改革方案的制订,要建立在对改革客观事实的全面准确掌握之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准确把握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问题症结,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改革路线和问题解决方案。任何改革方案都要经过科学的论证过程,吸收改革领导者、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保证论证过程的民主性,对改革的问题看准、想透、说明,提升改革方案的科学性、民主性、专业性和规范性,为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领域、各层级、各方面的成功提供正确的施工图。
改革时机选择。一是改革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深层次的制度和利益调整,社会对改革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改革,要切实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