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共享共赢:平台型领导的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日期:2025-08-07 08:57:53

   【摘  要】作为员工创客化、组织平台化、去领导化趋势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领导风格,平台型领导强调通过构建共同的事业平台以实现下属、领导者以及组织的共同成长。从作用效果看,现有研究对平台型领导作用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注重对创新的影响研究,但对各种员工行为、企业绩效等其他变量缺乏较为丰富的探究;从研究层次看,相对于员工层次,从组织层次探讨平台型领导的作用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围绕平台型领导驱动组织行为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依托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有效地解释了平台型领导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员工和组织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其内在影响机理的探究仍然不够丰富。现有文献对平台型领导效用边界条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员工个人特性以及组织情境,但个体与组织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从单一视角探讨平台型领导的作用机理的边界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关于平台型领导的研究仍存在广泛的探索空间,还应深入探究平台型领导内涵与构念,拓宽平台型领导对员工个体的影响思路,丰富平台型领导对组织结果的影响研究,探索平台型领导影响的边界条件。

  【关 键 词】平台型领导;领导风格;事业平台;员工绩效;创新行为
  【作者简介】丁越兰(1965— ),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王甜(1998— ),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王珂钰(1999— ),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4-0036-09
 
  近年来,人工智能、数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才与组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才希望通过企业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仅是成为企业的一部分。新一代员工借助新兴技术获得了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渴望获得更多决策权,呼吁决策权应该掌握在“听得见炮火的人”手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为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释放组织创新活力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力量,企业组织的功能不应再局限于管理和激励,而更多的是赋能,这就需要对长期形成的工作程序、垂直层级、协调与决策机制的组织生态进行变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调整组织结构,呈现出平台化发展的趋势,使员工从传统科层组织中的被雇用者和岗位执行者角色开始转变为动态的合作伙伴和创客角色[1],这为满足个体的强烈成就欲望和自主意识提供了可能。
  但随着更具灵活性的组织结构的出现,学术界与业界发现当代支持组织变革、员工创新行为的领导风格难以适应组织柔性结构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平台企业的平台型组织结构,还是当前企业广泛采用的扁平化结构,都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领导风格,以适应企业组织功能的转变,从而赋能员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生共长。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围绕组织结构变革积极探索新的领导风格,海尔的张瑞敏主张平台组织应该“没有领导,没有层级”,这一观点弱化了管理者的管理与激励作用,强调领导者借助组织平台服务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