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共享共赢:平台型领导的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日期:2025-08-07 08:57:53
并赋能每一位员工,使其成为内部创业者。[2]同时,阿里巴巴事业部的分拆、小米的去KPI等一系列组织内部的变革也在倒逼管理者角色与领导方式的转变。[3]
  学者郝旭光据此提出了“平台型领导”,认为在21世纪科创时代背景下,组织管理实践和传统理论是相悖的。[4]为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和组织,领导者不仅要关注愿景表达和员工关怀,更要加强互动与交流,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满足员工自发创新的环境(平台),从而驱动员工的创新行为。[5]“平台型领导”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围绕着其内涵及构成维度、理论机制和作用边界进行了探索。但是综观以往研究,仍存在两大问题制约着平台型领导的深入研究:一是平台型领导的内涵与构念尚存争议。首先,在英文中,“平台领导”和“平台型领导”这两个词都被翻译为“platform leadership”,但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联系和对比尚不清晰,导致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混淆,从而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层次上的割裂现象。其次,有学者认为平台型领导融合了当代领导理论,但缺乏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理论基础,因此,厘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平台型领导的内涵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平台型领导研究深入开展的基础。二是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关于平台型领导作用机理及其边界条件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缺乏对其内在机理之间关系的探索,难以促进已有的研究成果间的对话。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平台型领导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评述,试图厘清国内外关于平台型领导的界定及其构念,为推进平台型领导的研究构建共同的认知基础;同时,梳理学者们研究成果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思路,从理论机制与作用边界条件构建起系统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分析视角。
  本研究根据经典文献推荐的PRISMA声明对文献进行检索与筛选[6],并参考了杨付等和呙林义等在相关文献中的做法[7-8]。中文检索主要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平台型领导”为关键词,针对篇名、关键词或摘要进行搜索;英文检索主要使用Web of Science、ProQuest和EBSCOhost,对2023年11月之前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检索。剔除重复文献、不相关领域文献和学位论文后,共筛选出中英文核心文献31篇,其中中文文献28篇、英文文献3篇。统计结果表明,平台型领导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国内领域,国外关注较少。
  一、平台型领导概念界定
  (一)平台型领导的提出
  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对于平台型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而国外的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平台领导。
  “平台领导”概念产生的背景是平台经济与平台战略的兴起。学者Cusumanno和Gawer在其关于行业创新主导性的研究中发现,在科技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不仅能够对所在行业的创新方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能够对上下游公司和消费者构成的“生态圈”产生重大影响,故将这类企业命名为“platform leadership”(平台领导)。[9]作为行业中的“领袖”,平台领导不仅是行业或领域“平台生态圈”创新的主导者[10]、平台网络体系的核心[11]、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者[12],更是行业平台生态系统的核心[13],通过为两方或多方用户提供多对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