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共享共赢:平台型领导的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丁越兰 王 甜 王珂钰 日期:2025-08-07 08:57:53
多的交互创造价值平台,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开放性地为上下游公司提供基础性技术,帮助同类企业顺利开展业务[12]。
  区别于平台领导所强调的行业领导性,平台型领导则强调组织内部领导风格的转变。国内学者于2014年首次提出了“平台型领导”概念[4],强调要基于下属需求,从关注领导者和下属共生共长、打造并不断扩大事业平台、塑造相互成全的互动关系、互动过程的动态优化四个维度理解这种领导风格,认为这是一种为下属构建事业发展平台,注重互相成就、协同发展事业的新型领导风格,其中构建事业平台是平台型领导形成的关键,只有发挥好平台的事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才能不断扩展事业范围,提升事业质量、层次,从而激发双方潜能,塑造更出色的领导者和下属。[14]为了进一步探究构念的多维度结构,郝旭光等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探索在原有四维结构的基础上将平台型领导划分为六维结构,从包容、个人魅力、变革规划、平台搭建、平台优化、共同成长等层面对该构念进行界定。[5]其中包容是指领导者接纳下属多样性,听取下属意见,乐于与其分享信息与成果;个人魅力是指领导者拥有领袖品德,如对待工作积极乐观、对待决策专业果断、对待下属平易近人等;变革规划是指领导者具有对组织长远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行动力;平台搭建是指领导者应该构建促进下属发展的平台,并给予其资源支持;平台优化代表领导者鼓励下属创新,开展跨部门交流与协作;共同成长是指领导者既要关注自我成长,更要帮助下属成长,塑造互动关系。学者辛杰等在认可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从领导—员工协同发展视角进一步强调了平台型领导需要构建与员工共享责任的关系,认为领导者要视员工为合作伙伴,通过平等的交流、知识共享来帮助其完成工作,驱动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确定了平台型领导的分享利他、交互协作、孵化创客、度己化人、赋能平等五个维度的共性行为特征。[3]其中,“分享利他”与郝旭光等六维结构中的“包容”维度都强调领导应主动与员工分享发展机会从而激发其潜能,“度己化人”与“共同成长”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领导与员工共赢。经实证方法检验,对平台型领导构念内涵的两种维度划分都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构思效度与区分效度,但是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五维结构划分更加关注领导者行为如何满足员工个性发展和自我创新的需求,这与郝旭光等的维度划分强调平台优势对员工认知升级的重要作用有所不同。
  (二)平台型领导概念的独立性
  平台型领导与当代领导行为存在本质性差别。当代领导理论以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共享型领导等领导行为为代表,从领导风格、激励方式、决策模式、团队建设、目标设定五个方面看,平台型领导作为独立构念具有可行性,具体区分如表1所示。
 
  从总体领导风格来看,共享型领导属于平行领导的领导方式,强调由团队成员承担领导角色;其余三种均属于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均认为领导者通过自身的感召力来影响下属;平台型领导则属于自下而上式的新型领导方式,以员工成长为中心,注重建立开放、互动的平台,鼓励员工分享想法和意见,这种领导模式更加契合时代背景和员工需求。
  从采取的激励方式来看,共享型领导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