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研究——以广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例/韩 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韩 勇 日期:2025-09-05 16:23:54

  【摘  要】近年来,情感治理在宏观边疆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统一战线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和微观社区治理(基层党组织“以心换心”“走群众路线”“干部驻村”等情感治理实践的好传统)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情感治理延伸和拓展了学界关于党建引领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理论空间。基于对广西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情感路径研究发现,党建引领是情感关系生成的根本,社区建设是情感关系建立的基础,社区服务是情感关系生成的保障,社区活动是情感关系生成的途径。这些发现揭示了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的内在机理。

  【关 键 词】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社区治理;情感治理;党建引领
  【作者简介】韩勇(1979— ),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教授,哲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治理创新和领导科学。
  【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资助的2024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社科规划课题“广西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研究”(课题批准号:2024DXXTYB041)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3-0113-07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1]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
  社区承载着各种社会资源,是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单元,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族群众反映切身利益诉求最集中的地方与社会矛盾最容易集聚的地方的交汇点,更是基层党组织用心用情做好民族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作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被理论界和实践者看作是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既有文献主要是围绕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结构构成、生成逻辑、形成过程、建设目标等维度进行初步探索,从空间治理、社会支持和整体性治理等视角进行阐释分析。一是空间治理的视角。该视角认为,基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分散杂居的社区居住环境现状,应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使各族群众在经济生产、居住环境、学习生活、日常管理、文化交融、心理相依等方面形成相依与互嵌的共同体。[4]二是社会建设的视角。该视角认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本质是提供社会支持,其涵盖了社区治理和服务所需的资源、满足各族群众人际交往交流交融所需的社会网络、社区公共事务共同治理所需的公共行为等多种要素,既契合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