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研究——以广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例/韩 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韩 勇
日期:2025-09-05 16:23:54
功能包括普惠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普惠性服务侧重于丰富服务内涵,在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创新服务实践使各族群众满意,构建安定有序、各族群众之间和谐相处的社区。个性化服务则主要突出情感帮扶,包括情感支持、情感关怀和情感调解。其中,情感支持主要是基层党组织组织专业人士,围绕各族人民的社会心理情感需要提供公益性的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化解各族人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疏导负面情绪。情感关怀是一种由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根据各族群众服务需要而发展出的策略性机制,这种服务针对的是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各类需要服务和帮助的群体。情感调解是指借助道德、伦理、人情等情感类价值规范来调解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避免双方诉诸法律而激化矛盾。[12]
(四)社区活动是途径
社区活动是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情感关系生成的主要途径。借鉴社区情感治理中情感联结的概念,研究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应引领各个治理主体与各族群众通过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和维系人际情感关系,增加各民族的情感资本,达到消除各族群众之间的心理疏离感、增强情感认同进而协调公共行动的效果。社区党组织引领其他治理主体通过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举办民族特色活动、共同庆祝各民族的共同节日等,以社会活动作为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有效途径,成功促进各族群众形成共同话语、共同目标和共同情感,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家园建设。
三、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何以可为:以广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情感路径为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五分之一,聚居着壮族、汉族、侗族、瑶族、苗族、回族等12个民族。针对广西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居民民族成分上的多元性,广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统筹活力和秩序为目标,通过深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全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持续扩大社区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治理和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和示范作用,构建党群共建服务工作体系,将普遍性的公共服务和个性化的情感帮扶相结合,持续深化群众路线,密切与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关系。
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广西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营造了情感空间和情感氛围,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消除了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情感隔阂,增强了各族群众对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归属感,增进了各族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促进了各族群众更好地议事协商,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因此,研究和探讨广西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情感治理的经验做法,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我国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对广西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党建引领是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中情感关系生成的根本
党建引领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中情感关系生成的途径包括组织嵌入、主体示范和情感引导。
组织嵌入。广西通过党建引领的组织嵌入促进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中情感关系生成的做法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