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研究——以广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例/韩 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韩 勇 日期:2025-09-05 16:23:54
优质的公共服务,并通过情感支持、情感关怀和情感调解等个性化的情感帮扶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各族群众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与交融。四是社区活动。通过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共庆各民族共同节日、举办民族特色活动、开展专项社会活动等,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交流、交往与交融。通过有效的经济互嵌、居处互嵌及文化互嵌等实践,形成社区的共同话语、共同意识及共同情感,使社区的结构和内涵从地域、经济、事务共同体向心理、情感、精神共同体转变。其中,党建引领是根本,社区建设是基础,社区服务是保障,社区活动是途径。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情感治理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广西的经验做法也验证了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当然,未来研究仍具有可开拓性。在研究方法上,情感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以严谨的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在治理实践上,不能陷入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陷阱,不能认为情感治理或者制度治理是对立的,而是要将情感治理与以理性为基础、重视治理技术应用的制度治理相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5.
  [2]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N].人民日报,2023-12-16(1).
  [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4:45.
  [4]郑洲.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系统审视与建构路径:以云南省洱源县郑家庄为考察中心[J].民族学刊,2023,14(1):75-86,148.
  [5]陈纪,于亚杰.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基于社会支持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2):28-33.
  [6]张鹏,张为波.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J].广西民族研究,2018(1):10-17.
  [7]韩勇.基层情感治理的作用逻辑与运用策略[J].领导科学,2021(20):46-49.
  [8]郭根,李莹.城市社区治理的情感出场:逻辑理路与实践指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135.
  [9]潘小娟.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治理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6):6-10.
  [10]马伟华,李修远.城市社区治理的多重要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天津市红桥区X社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7):9-16,181.
  [11]文宏,林仁镇.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生成逻辑: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J].探索,2022(5):141-151.
  [12]吴晓凯.寓情于治:社区情感治理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4(6):51-61.
  [13]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18.
  [14]罗朝明,王晓涵.激情、节制与好生活:西方情感治理话语的兴起[J].江海学刊,2018(4):101-111.
  [15]刘玉杰,杨清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