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基层干部边际权力的衍生逻辑、失衡困境及治理策略/叶 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叶 婷 日期:2025-08-27 11:20:09
习的蔓延扩张。三是自我的本领技能不强,容易自暴自弃,不仅会弱化责任心、降低工作主动性,还会主动降低利益追求,以达到能岗匹配的心理平衡,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地行使具体权力来发挥权力效能。
  三、边际权力的时代功能
  (一)促进基层民主秩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和戴维?伊格纳休斯讨论全球政治觉醒话题时就曾表示:“中国领导层十分有智慧。中国领导层现在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更多民主的公众讨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回应公众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政府的愿望。”[1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必须依托基层干部的依法用权、公正用权、科学用权,而基层干部依法用权、公正用权、科学用权的前提就是要不断向边际权力状态趋近。依此逻辑,边际权力将反促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在边际权力状态下,基层干部对“五个民主”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一,责任到位促进民主选举更加公平。基层干部基于以民为本权力观,会倾向于凭借高度的政治认同,赋予基层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并以崇高的组织发展信念,推进基层选举科学化。其二,权力自觉促进民主协商更加充分。在边际权力状态下,基层干部能更加精准地把握用权时机、用权尺度与用权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民主协商过程的意见表达与意见统一,确保民主协商过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协商结果更加合理化、有意义。其三,情怀高尚促进民主决策更加科学。高尚的权力情怀会增加基层干部的政治忠诚度和政治责任感,督促其自觉增进对民主决策乱象的介入频度,强化基层民主决策引导;自主为民主决策话语表达提供机会,尊重民意表决和意志表达。其四,本领过硬催生民主管理更加自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自信会促使基层干部更加推崇基层民主自治管理,促进地方民主管理方式和机制的自适应进化。其五,利益平衡保障民主监督更加到位。由于在边际权力下职权和利益的交互状态是平衡的,基层干部的权力行为也将更遵法依规;基于对权力行为的高度自信,基层干部也会增加对民主监督的接受度与配合度,有利于促进基层民主监督主动性的提升以及民主监督方式的完善革新。
  (二)推进干部权力主体现代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过度在话语表达上强调基层干部要掌好权、用好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坚持“两个维护”“两个结合”的基本立场上,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量中求优、优中求新、新中求质”的发展内涵,为基层干部这一权力主体赋能,增强其权力自信和权力自觉。权力自信的形成源于两个层面:一是用权效益和自我价值实现高度契合,达到能力输出与价值回报的一致性;二是用权效益和社会价值创造高度同步,彰显政治权力在社会服务中应有的效能作用。在本领达标前提下促成以上两个用权效益平衡,会促进基层干部在法治规范下科学用权,并基于对岗职—权力的高度黏附而促成“人—岗—权”一体化,加速基层干部形成“岗中有权、权为岗用,法中有权、权以法用”的用权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