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2期
“六个坚持”原则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理路、内涵意蕴与致思路径/王彦龙 王之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彦龙 王之富
日期:2025-04-07 08:54:35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6]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并且始终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广泛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由人民来评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改革的成效如何,不是依据领导干部的自我感觉来判断的,而是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的利益是否真正得到维护。因此,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改革措施的根本标准,坚持人民评价、人民监督,全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
(三)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动力
《决定》将“坚持守正创新”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进程中既坚守正道又勇于变革的鲜明特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源泉。
坚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道路、制度等根基不动摇。只有守正才能把握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搞西方政治制度的变革。因此,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与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目标主轴,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引领时代。当前,改革正处于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阶段,只有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因此,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永立时代潮头,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规律,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推动改革在理论、实践、制度、文化及其他领域实现新的飞跃。
坚持问题导向,在守正与创新的融合发展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才能不断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在科学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变革创新,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因此,必须观大局、谋大势、抓根本,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等,发扬斗争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突出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等多个层面,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
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