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2期
“六个坚持”原则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理路、内涵意蕴与致思路径/王彦龙 王之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彦龙 王之富
日期:2025-04-07 08:54:35
【摘 要】“六个坚持”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域的集中体现,源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切的现实逻辑。“六个坚持”原则内涵十分丰富,从根本保证、价值取向、内生动力、主攻方向、重要保障、科学方法等方面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面向未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探索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深层逻辑;坚持守正创新与秉持系统观念相结合,推动问题导向下的创新实践;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相结合,构建法治化治理的坚实框架。 【关 键 词】“六个坚持”原则;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简介】王彦龙(1985— ),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王之富(2000— ),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体自觉研究”(项目编号:22FKSB017)
【中图分类号】C933;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2-0012-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概括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六个坚持”原则内涵丰富、相互联系,体现了强烈的核心意识、人民情怀、问题意识、制度意识、法治思维与大局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与战略自信。从学理层面深入分析“六个坚持”原则的逻辑理路、内涵意蕴与致思路径,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何以可为:以“六个坚持”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源头活水,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六个坚持”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政治判断力。面对未来,要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帆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航道上破浪前行,必须以“六个坚持”原则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挑战。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创造运用
“六个坚持”原则既体现了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又具有明显的辩证思维特征。从整体上把握“六个坚持”原则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关系,需要对“六个坚持”原则加以解析。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体现了马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