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1期

高效政府构建目标下党的领导优势助力高质量智治的路径机理/邹佰峰 沙紫瑶 杨丽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邹佰峰 沙紫瑶 杨丽艳 日期:2025-02-26 09:23:09
实现技术运用与具体情景、服务主体的有效耦合。
  (一)人民立场上的效率追求与治理优化
  韦伯对政府效率着重于强调“单位产值”,以数量测度层面上的指标提升为直接表征。技术赋能政府治理效率的优化就不免将重点置于指标测度的各因素而陷入“为智能化而智能化”的误区。如此,高效政府建设就仅仅表现出经济指标等的显著改善,并不能使人民感受到更大的利好,因为量化指标的测度往往难以包含这些抽象目标。数字炫技看似丰富多彩,实则更容易因为复杂的社会运行过程与技术设备使用而加重民众负担与压力。发挥党的领导优势而实现对技术赋能治理过程的正向引导,首要一点就是重塑高效政府的测度标准,将人民需求、人民幸福感、人民获得感的提升作为单位时间内治理行为效果的测度标准,将效率与公平深度关联。换言之,发挥党的领导优势而加速科技驱动智治模式构建,就是要实现目标、工具、行动的紧密贴合,在技术嵌入组织具体运行过程的同时通过消解信息壁垒、拓展参与渠道,实现技术对人民参与的有效赋能。党在价值取向上的导向性优势应转变为技术赋能范围、赋能主体和赋能目标的人民性提升。为使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人民性,还应发挥党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对技术本身附加一定的“思想意识”,即始终重视对使用技术之人的党性培养与提升,真正发挥人在技术使用上的主导性效应而使其助力个体技能、责任担当与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提高个体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二)功能改善过程中的智治模式构筑
  政府高质量智治模式构筑的关键就在于在技术驱动基础上对传统科层制分割问题进行消解,使组织架构与智能网络化系统所表现出的整体性、扁平化特征更相符。理想状态下的高智能政府治理应是创新整合基础上的行为协同与资源共享,确保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适配。若试图仅依靠技术本身的不断突破革新而完成这一转变,将难以突破部门间的条块划分现状,因为其出现与存续并非工具技能不发达,而是制度体系与治理方法有缺陷。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就意在借助党组织的严密性、渗透性、适应性、动态性优势弥补科层制的天然缺陷。质言之,党的领导优势发挥应着力于科层体制与技术平台的“体用结合”,使技术研发与推广使用具备更契合的外部组织结构。例如,对于加快公共事务处理流程,技术研发的重点在于平台升级,而党的领导优势发挥则在于首先通过必要的国家机构改革完成部门整合或另设综合性部门,实现跨部门治理问题的内部化转变,在此基础上技术赋能智治模式的初衷就从最初为技术变革而变革转变为为人民高效办事。党员和干部身份的重叠则在“纵向—横向”“机构—行动”的整合框架中紧密关联社会责任和行为要求。领导者将主动从人民立场出发实施务实且强有力的领导,其对技术的运用将更具目标性、针对性和人民性,协同合作将显著实现“1+1>2”的行为效能提升。
  (三)党委统筹基础上的流程再造升级
  高质量智治模式尤其强调以数据要素为典型的新兴共享资源继而破解部门障碍、加速流程再造,将原本局限于政府内部的相关问题或事务的受理、处置、结果、反馈的传统闭环,有效关联于外部开放社会环境,完成对社会资本、社会主体和先进资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