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1月中期

地方政府创新采纳行为研究:一个比较分析/李 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妮 日期:2015-03-06 17:49:40
人事晋升制度,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更多地指向向上的政绩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的GDP增长,就是一场地方政府间的政绩竞争锦标赛[4]。在中央积极倡导创新的今天,创新本身就是一项地方政府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竞争者之一的地方政府,更希望启动自己的创新项目而非完全模仿其他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制度安排[5]。Kenneth W.Foster(2006)指出,改革的政绩有助于官员晋升,但怎样从同级中脱颖而出,实际上上级并没有施加实际的强大的压力。如果把创新视为一轮新的政绩竞争目标,追求最“快”最“新”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也意味着竞争型采纳过程会经历加工和再创造。我们知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为创新而竞争的动力驱动下,创新经验或从形式上或从内容上对已有的创新经验进行再加工,不一定意味着实质上有多大的改变,但会强调其差异。如各地相继推广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是在购买领域求异,从居家养老、市政设施养护、水资源监测、社区建设、社会矫正、残障康复等方面越铺越广;二是在购买形式上求异,如推出相关职能部门的先监督评议再付费、合同外包、项目委托等多种形式。竞争型采纳并不特别强调采纳的项目能够带来的效益提升,而强调通过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采纳如果不是最早进行,那就需要对采纳的项目进行调整或修正。
  (四)学习型采纳
  经济发展已经走在前沿的地区,传统发展模式最先遇到挑战,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转型挑战,消耗能源与粗放经营的方式受到指责。地方政府靠招商引资、土地财政等方式获得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当原有的解决方法无法发挥作用时,组织就会启动问题导向式的搜寻活动,以组织学习的方式影响组织的发展。“取经”“考察”“调研”等词正是中国地方政府语境中的学习。尤其是作为创新的试点政府,如何创新、创新的领域选择与创新方式都是对试点政府的挑战,也构成其创新的巨大压力。如何规避风险,取得创新的成功,是此种情境下的最大考量。由于没有旧例可循,模仿域内外的成功经验就成为最佳选择,最大可能地提高创新行为的成功率。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尝试都是政府学习借鉴的目标。不过,由于宏观政治背景的不同,制度的移植需要将创新举措融合进当地的制度框架,学习型采纳通常会经历与本地整体制度整合及人力、物力条件的多方协调等过程。此时的地方政府扮演着积极的学习者的角色,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处于社会管理创新前沿的顺德,其最具特色的三项创新举措,即“建立党代表工作室、设立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和试点法定机构”,都来自于对我国香港地区或新加坡的管理经验的学习。
  四、解释与讨论
  笔者发现,地方政府对于一项新的政策或制度有时候采纳,有时候不采纳,有时候做一些调整再采纳,有的采纳得快,有的则不然。是什么使得同一政府创新的采纳行为并非呈现一种唯一的行为模式呢?
  韦伯提出的科层制组织,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地方政府在层级制下,要遵守规章制度与上级命令,这是科层组织本身正常运转的基础。压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