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正念如何破解人工智能悖论促进工作繁荣/史 青 张雪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史 青 张雪洁 日期:2025-09-30 10:46:16
从增益路径看,员工以职业自我效能表征工作资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缓解了员工处理重复性、简单任务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学习新技能和提高职业自我效能上,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工作繁荣。
  领导正念的特质包括拥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在不同情境中保持思维清晰与情绪平和、形成深邃的洞察力,以及激励、授权和引导他人。[7-8]领导正念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特征或领导风格,为解决人工智能悖论、促进工作繁荣提供了新的视角。一方面,正念领导者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反应,他们持续关注员工的即时状态,以一种开放和无偏见的心态理解员工的想法,并采取审慎而非本能的反应。[9]领导者的这些行为将会减少员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恐惧和抵触情绪,为员工创造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使他们敢于尝试应用新技术,减少职业倦怠。另一方面,正念领导者鼓励员工发挥自主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用技术替代员工的工作。员工感知到领导者的激励后,可能会增强自身的职业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投入,促进工作繁荣。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下,领导正念对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基于此,本研究引入领导正念这一重要的情境变量,考察其如何破解人工智能悖论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繁荣。
  (二)资源损耗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职业倦怠与工作繁荣
  职业倦怠是指员工在长期面对高强度工作时出现的一种情绪枯竭和消极态度,这种状况通常见于需要频繁与人互动的服务行业。[10]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负面体验,通常与长期面对慢性人际压力的工作有关,不仅影响个体的情感和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工作表现和组织效能。职业倦怠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身心健康以及工作产出等多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职业倦怠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特质、工作环境、领导风格和组织氛围等。[11]依据JD-R模型,工作要求涵盖了与个人职位紧密相连的各类需不断投入体力与智力的物质条件、社交环境及组织要素,诸如作业环境中的噪声水平、任务量的大小以及时间紧迫性等,这些是影响工作状态和消耗身心资源的负面因素。工作中的各类要求会不断消耗员工的精力、情感及体力,最终引起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要求因素,它属于JD-R模型中的损耗路径。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会引发员工的职业倦怠。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使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要求员工处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导致工作量增加。当员工面临的工作要求超出个人负荷和工作资源范畴时,其便可能产生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给员工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消耗他们的心理资源,进而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效应。持续的高压力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员工身体和精神疲惫、情绪不稳定,感到无力和绝望,最终形成消极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表现为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员工的职位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工作稳定性,使他们不得不学习新技术,从而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员工会产生焦虑、不确定性和工作不安全感,甚至会产生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的威胁感,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