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溯源、多维观照与路径探索/杨文圣 王嘉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文圣 王嘉南 日期:2025-07-07 08:30:30

  【摘  要】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表达,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关系向度上,表明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性要求和规范性要求的统一;在超越向度上,体现了对近代中国被动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双重超越;在借鉴向度上,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在世界向度上,彰显出共同富裕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仍面临着国情与风险、发展与改革、破旧与创新的难题,需要以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以系统的分配制度变革为抓手分好“蛋糕”,注重精神富裕以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以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和平稳定的环境保障。

  【关 键 词】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分配制度变革;绿色发展
  【作者简介】杨文圣(1972— ),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王嘉南(1992— ),女,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项目编号:21AKS004);2024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研究”(课题编号:hnsz2024-20)
  【中图分类号】C936;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3-0005-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态,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正确前进方向,并在历史实践中彰显出昂扬的生机与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一次凸显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地位。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主题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集中论述,又有结合社会主义本质、中西比较、实践和理论逻辑等主题的理论阐发。在既有研究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的理论问题、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等问题仍存在较大探究空间,需要深入分析为什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又是本质要求之一,需要深入考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困境,需要系统研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如何通过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