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溯源、多维观照与路径探索/杨文圣 王嘉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文圣 王嘉南 日期:2025-07-07 08:30:3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的现代化,其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至上,其实现方式是劳动价值的创造,其最高追求是共同富裕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借鉴向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现实性引领中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在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大多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现代化为“模板”或者“范本”开启了本国的现代化之路,其锚定的目标是摆脱国家动荡和实现人民富足。然而,实践证明依附型现代化道路使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种新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种新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殖民依附后,陷入对西方国家更加普遍也更加隐蔽的资本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依附。同时,在国内更是表现为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急剧动荡,在内外的交互作用下,现代化以及现代化所承载的和平与富足的愿望彻底遭到扭曲和破灭。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且与资本主义相异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在实践中也经历了从效仿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教条主义束缚的变革。变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其根本的遵循就是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其战略布局在调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成为符合人类文明追求的新的现代化样态,更是为发展中国家避免成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附庸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另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现实性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现代化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坚强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方向,指导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主体力量是全体人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磅礴伟力,机制架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精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目标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速度和质量并举的历史性成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伟大彰显,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现代化的真实性、可期性和可及性,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现实性引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现实确证。
  (四)世界向度:共同富裕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共同富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全球实践。现代世界是由一个个层级式的单位集体构成,如家庭—区域—国家—世界。我们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层面的平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彰显,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在国际社会的体现。其二,实现共同富裕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条件。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