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文化领导力的意蕴内涵、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何丽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何丽君 日期:2025-08-04 09:29:10
维训练和隐性化价值塑造技术,有力回应社会思潮中各种解构性因素对组织价值观的冲击。价值传播方式主要分为权威取向、自治取向两种类型,其中,价值灌输是权威取向的价值传播方式,重在传播组织价值观的知识,用组织价值观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则是自治取向的价值传播方式,塑造以反思性交流、批判性对话为特质的文化场域,尊重与引领个体的价值观,提升其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并非价值无涉,而是内蕴组织价值观。领导者应将日常对话、思想碰撞、深度体悟作为文化生活之常态,基于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价值对话平台,让组织成员坦然呈现内心真实的欲求、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思维过程,并对问题背后的价值观持续反思与辩论,以引导其在价值思索、辨析、反思与批判的进程中形成深度的价值认知与自觉,进而达成价值共识。领导者应科学选用适合不同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方式,在价值理念层面采用权威取向的传播方式,在价值心理层面则运用自治取向的传播方式,兼顾强势灌输与隐性引领、理论教育与实践反思、被动接纳与主动参与。
  (四)优化价值传播技术
  新媒体时代,以抖音等新兴媒体引发的传播热点频出,深刻影响着舆论导向与价值理念。当前,娱乐化、世俗化、碎片化的海量信息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阅读与交流空间,加速了多元价值社会的价值对立与冲突,冲击了主流价值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因此,领导者应遵循传播规律,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算法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推送、个性化议程设置与多元互动、舆论引导与价值引领。比如,基于组织成员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情境,在高度非正式的环境中创设符合不同受众偏好与需求的个性化沉浸式传播场景,鼓励在组织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成为“话语权掌控者”;运用音乐、影视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互动性、时效性、体验感强的“亲民性”新媒体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塑造文化共同体意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组织价值观,分享、传递与组织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物、故事、仪式等,以戏剧化事件艺术性地传播与彰显组织价值观,创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五)建立健全价值引领保障体系
  领导者要发挥好在价值观培育中的榜样作用,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和组织价值观整合价值理想、文化思潮与社会观念等,在工作重点的选择、优秀人员的奖励、突发事件的处置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组织价值观。领导者应率先垂范,清晰地传播组织价值观,身体力行地践行组织价值观。与此同时,要通过建章立制对组织价值观建设的领导体制、内容、途径、方式等予以规范,以选用、奖惩、培训等高承诺人力资源技术强化组织价值观,构建与组织价值观相匹配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为组织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坚实保障。首先,构建价值协同的互动机制。领导者要建立健全文化领导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党组)的倡导与推行作用、领导干部的榜样与示范作用,形成党委(党组)、领导干部、组织成员之间良性联动的文化领导合力。其次,制定组织价值观的正面与负面清单,确定价值观失范的标准,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价值制度体系。再次,构建价值引领的高承诺人力资源体系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