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2月中期

对于权力的想象:一种网络舆情的理解视角/吴江龙 刘伶俐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江龙 刘伶俐 日期:2015-05-02 16:21:33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民众对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强,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社交传媒工具以及新传媒技术的快速普及也为民众提供了关注、讨论公共事务和传播舆情的平台。大众舆论不再像过去是地方、局部和短暂的舆情反映,相反,通过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甚至动员大众,网络舆情不仅仅是民意的简单汇合与反映,实际上已成为一股强大的话语权力。但从微观的发生机制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舆情在形成上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对于权力的想象,而正是这种对于权力的想象支撑着网络舆情发展成为权力本身。
  一、舆情及其相关概念
  作为对民众意见的描绘,常见的相关名词中,舆情、舆论和民意似乎都是一个意思。但是作为学术分析的基础,概念界定是一切研究开展的前提,梳理近年来学界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区分这三者是学界的普遍共识。
  民意,从字面理解来看,是民众之意的意思,但是民意一词及围绕其开展的社会活动往往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政治思想的革命性发展,经历了霍布斯、洛克及卢梭等人对于政治学思维方式的彻底革新,契约论成为理解政治的基本范式,契约意味着人民和统治权力的平等,而政治本身的合法性基础源于民众同意,民意便成为公权力的基础,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意味着民意保障的制度化。这种制度化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个国家诸多的民意调查,美国的民意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乔治?盖洛普的民意测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意调查逐渐走向成熟,到今天为止,民意及围绕其建立的一整套测试调查活动已成为大多数民主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
  舆论,作为另外一个相近的名词,相比之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与媒体的结合,是一种主要依靠媒体的公众公开意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舆论源于某个群体对某件事务的讨论,而成为舆论一定是被关注、提炼和报道的,所以舆论往往是加工后的产品。从主体上讲,舆论的主体不仅是大众,也可能是同质性较高的群体,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官方舆论场”“新闻舆论场”等词汇。从以上两个角度而言,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制造,这意味着可以人为设置某一个议题,并引导其发展以造成一种大众关注甚至支持的假象,这在娱乐圈的炒作现象中层出不穷。
  王来华是最早提出区别舆情、舆论和民意三者的学者,他认为舆情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简单地讲,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有学者认为,虽然王来华的研究明确了舆情与社会政治事务的关系,但这反倒束缚了舆情在概念上的外延。比如,网友对“小悦悦事件”“文章出轨”等的关注,指向的并非相关政治机构,但显然不能说围绕这些事件形成的公共讨论不是舆情。由此,有学者提出了广义的舆情概念,即舆情是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还有学者结合舆情的现实及流动特点指出,舆情是一定时期和范围的群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和意见等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