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2月中期

对于权力的想象:一种网络舆情的理解视角/吴江龙 刘伶俐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江龙 刘伶俐 日期:2015-05-02 16:21:33
节,网络本身都是极为重要的自变量,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舆情本身。以往我们总是认为“生活让我们认识”,然而现在是“网络让我们认识”。
  从发生机制的视角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想象之于个体,可以分解为“习得”“理解—证明”“掌握—内化”“聚集”。
  第一,“习得”。“习得”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人都有探求事物本质的愿望,即探求现象之下事物发生的动力和原理;其二,人面对不能解释的现象,会通过学习去尝试理解。现实当中,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绝大部分认识是习得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对环境中相似情况的学习,而对于事物发生机制的理解同样来自学习。具体而言,网络舆情表现出这种典型的“习得”特点,即通过对一些类似情况的揭露来证明现实当中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情况。这些类似情况的来源有几类:一是电视剧、小说等运用艺术手法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这是比较低级的一类,如林甸火灾案例中,网友就将《天下粮仓》中的剧情发展逻辑运用到现实当中。二是同类案例,比如温岭杀医案中,患者认定医生对其病情有所隐瞒,甚至在上海的医院检查确认其无病之后还认定这是医院串通起来欺骗他,所以对医生痛下杀手。个体想象是一种自我诠释系统,源于信息的不完整,而信息是否完整取决于客观的信息总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主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二,“理解—证明”。现实事务纷繁复杂,但是存在一些共性,这种共性是现实运作的常态特征,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的“人对于权力、利益和荣誉的追求”。当上述的个体想象被人“习得”之后,个体就会去寻求证明,这种证明同样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忽视。关涉方的沉默或应对不力(不及时),会造成舆情认为这里面必有阴谋,舆情在汇集后会进入一种自我证明的状态,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去对抗或者稀释舆情本身对真相的曲解、误解,那么舆情就会占据对事件的解释权。其二,拼凑。拼凑是由于解释方的解释不完整所带来的解释补充,即解释方的信息不足以回答舆情本身的质询时,舆情会对信息进行补充以还原事件的真相,这是大部分当下舆情的常态,然而这种常态却往往最有说服力,因为它包含着解释方提供的真实信息,亦真亦假往往最能让人相信。比如,2014年7月,广东东源一位法院院长卧轨自杀,调查结果还未公布,网友便从其官员身份和自杀的强烈反差质疑其自杀背后必有玄机,将其与反腐和广东的人事调动相联系,却习惯性地忽视了官员本身的职业压力和个人可能有的生活烦恼。
  第三,“掌握—内化”。当个体经历了这样一个从“习得”到“理解—证明”的历练以后,意味着其已经掌握了舆情中的引导规则。一个公共事件发生后,微博大V往往能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就在于其能第一时间发现信息,第一时间解释加工信息,而这样的快速解释则是网友最为需要的。在林甸火灾案例中,一些微博大V在事件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便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而这样的解释又往往最契合网友对于同类事件的理解方式以及人们的猎奇心理。比如,近年被打击的网络谣言大V“秦火火”和“立二拆四”等人,他们正是利用了网络传播信息快捷的特点制造谣言,引发网络想象狂欢。
  第四,“聚集”。舆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