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0月下期

卢思道《劳生论》对重塑政治生态的启示/魏志龙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魏志龙 日期:2020-12-04 15:41:43
,既毒化了政治风气,又带坏了官员队伍,异化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政治信仰,必然导致恶态丛生,大面积破坏国家政治生态。
  第三类是充斥虚伪、满是套路的政治权威。这类人往往外呈厚貌而内蕴百心,随时保持“千态万状而人莫能知”“千蹊万径而人莫能御”,常常“持百心”用于“事百主”,正直表面下隐藏的是不实作风,即便面对亲朋时也存有“不耻不仁,不畏不义;靡愧友朋,莫惭妻子”[1]4110之心,失范失信是常态,立的是“歪梁”,树的是“烂柱”,积聚负面能量带来消极效应,肇生制度弊端,蚀化国家威权。卢思道文中所喻,就是今天党内所讲的“两面人”,他们一旦为官握权,极容易成为政治上的投机者、行动上的两面派、道德上的伪君子,严重破坏所在地区的政治生态。
  观其文知其人,卢思道将奸佞小人的谄媚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毫不讳言对其的深恶痛绝。谈到衣冠士族的“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卢思道甚至不屑再去嘲讽,既然时俗之弊如是,自己的“违时薄宦,屏息穷居”便大有屈原“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洁净了。不仅如此,《劳生论》在总结出以上三类破坏政治生态的群体后,还提出“夫人之生也,皆未若无生。在余之生,劳亦勤止”[1]4109,表达的显然不只是一己仕宦命运的坎 ,而是对北齐、北周尤其是对整个北齐政治风俗的反思和鞭挞。同时代颜之推的《观我生赋》,其文所论判的“我生”,只是将个人的小历史融入国家的大历史中来审视,更关注自身的利益诉求,而缺乏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无论是在小历史还是大历史中,同类型的人或事比比皆是,个人的心态也不过是鼎革之际的时代样本。
  二、政治生态崩坏与《劳生论》中的理想社会
  东汉后期,儒家经学衰微,“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阶层受到政治迫害,士人气节遂陷入虚矫。《劳生论》批评的北朝季世的“污浊士风”与当今未整治的某些圈层的政治生态亦有类似之处。卢思道力求肃清“污浊士风”,维护现实正统。
  在卢思道看来,仕宦者的堕落是政治生态失衡最难以逆转的根源,如若蔓延成风,将会影响政治环境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政治制度的构建,结果是百姓不顾纲常,污吏激起民愤,贪官毁坏国家形象,最终动摇国家根基。因为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其恶化都是一个系统性退化过程。退化动力要么源自旧的内部结构正在销蚀瓦解,要么源自新的内部结构尚未建立健全。毫无疑问,卢思道所经历的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生态恶化属于前者,污浊的政治生态使士人气节陷入虚矫,人求自保而不得,罔顾公义与道德,官场众生皆不知其丑,反引以为荣。面对如此的政治环境,如卢思道般“独醒”者,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无法正本清源,总是身陷于污浊之中、淹没于困顿之际,恶性循环将永无止境。
  忧思变革的卢思道,在《劳生论》中表达出净化官场风气、重塑政治生态的理想。他认为,唯有仰仗组织性革命,启动政治生态重塑逻辑,才能让每一个士人“偃仰贵贱之间,从容语默之际,何其裕也”[1]4110。也就是说,中坚阶层士大夫拥有“王者师佐”的最高理想,虽处官位,但君子“从道不从君”[2],在关键时刻应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力量来净化“道统”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