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0月下期

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产生的易激点、危害及化解之道——基于领导行为及改进策略的视角/杨静娴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静娴 日期:2019-10-09 11:56:42
民族地区脱离祖国怀抱、脱离中华民族大家庭,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他们肆无忌惮。他们通过地址克隆、病毒植入、物理地址修改等技术手段即可轻松躲过政府的监管,而其极端言论通过变换形式、改变表达顺序等手段便可以直接显现在网络上,冲击着部分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互联网,加紧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而领导的不当行为则成为他们绝佳的借口。一些网民受到蛊惑,成为敌对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应声虫”。比如,新疆建设兵团原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被立案审查后,有人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把矛头直指中国共产党,贬损党的领袖,挑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这些言论在网络上的传播,特别是借助于微信、QQ等较为隐蔽的手段进行传播,能够以很小的成本达到蛊惑人心、制造民族对立的效果,对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危害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在密切党群关系、维护民族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绝大多数的基层领导都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但也有少数领导能力不足、作风粗暴,不回应或者简单粗暴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甚至索要好处费、侵占扶贫互助资金、虚报套取惠民项目资金、挪用民政救助金等,不仅没有密切联系群众,还导致个别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这些人便会拿起鼠标,在网络上宣泄其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还会夸大其词,以此挑唆民族矛盾,离间少数民族群众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述极端言论在网络上的流传会对部分群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乃至颠覆其原有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知。
  三、网络极端主义思潮的化解之道
  综上所述,既然利益分配不均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不满情绪是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产生的根源,少数领导的不当行为是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产生的易激点,那么,网络极端主义的化解就应当从增强领导的服务意识、改进领导行为、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着手,防止阶层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不公平感的滋长。
  (一)增强领导的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唯一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和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服务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的独特性所在。有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灵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3]化解网络极端主义思潮,必须增强领导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多年来一直将自身的宗旨定位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号召各级领导将这一宗旨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是,当前少数领导宗旨意识不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其“服务”行为不仅没有使人民群众受益,反而使人民群众利益受损。人民群众是通过身边领导的言行来评判党和政府的,少数领导违背党的宗旨的言行,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容易激起部分群众的极端主义情绪。一般来说,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网络极端主义思潮之所以屡禁不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