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0月中期

变迁与调适: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思考/马正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6-12-07 18:35:53
度体系构建中一些重大的尤其是容易出现偏差的规律性问题。在客观时空背景下,地方党委领导制度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规律的一般规定性,也应符合规律的特殊性。一方面,遵循普遍规律性,处理好地方党委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地方党委活动方式与职能边界。另一方面,按照规律的特殊性,应从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和治理现代化的迫切任务出发,科学处理地方党委制度建设与其他领域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要素组合方式与组织功能发挥之间的相关性,科学把握和有效处理地方党委制度建设中基本制度要素衔接问题。
  从制度要素建设向制度体系构建转变。地方党委领导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是衡量其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唯有在设计严密的制度体系中,制度效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严密制度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各种制度要素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共同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制度要素出现缺失或任何制度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成为制约整个体系有效运作的瓶颈。在实践中,那些从单一角度看起来合理的制度,往往由于配套制度的缺失,而无法在整体制度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由此,衡量地方党委领导制度是否科学,应将其置于整个制度体系中,否则制度科学化水平很难真正提升。
  注重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协调完善。程序正义作为制度正义的根本保证,是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规避片面强调效率与成本而忽略制度运作程序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防止执行程序过于烦琐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现象出现。此外,通过构建公开和严密的制度运行程序,避免制度执行过程中受到个人利益或主观偏好的干扰。
  (二)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
  一个组织的活动是否有效、协调,使组织能够像鲜活的机体一样运作,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是否科学。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推进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的过程中,体制机制改革是一条主线,作为党的领导制度构建的支撑性要素,决定着制度体系的结构状态与运行状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要坚持合理性原则。党委制所体现出的不同运作形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随着时间、空间和任务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就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革命时期,高度集权的组织形态以及一元化领导模式,对于扩大党的影响,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具有历史合理性。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体制和机制就是不合理的。坚持合理性原则最根本的出发点,便是党委会的领导体制与机制改革是否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否具有处理当前环境下各种复杂问题的机制和手段,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党组织的内部活力,提高其生存与发展能力。
  从体制与机制改革的目标取向来讲,要坚持党内民主原则。民主本质的体现和功能的发挥,不仅需要制度体系的架构与完善,还需要相关机制的保障。地方党委会的领导体制与机制改革,就是要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根本的目标取向,逐步消除不利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障碍性因素,在体制架构与运作机制上保证党内民主的实现。
  从选择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来讲,要坚持系统性、实质性与联动性原则。在推进地方党委领导制度科学化过程中,根本制度需要坚持,如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度等;具体制度要根据环境及条件变化适时补充和调整,如党内选举、党内监督、议事决策等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