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4月中期

习近平的用典观/周海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海涛 日期:2016-06-07 10:48:21
事:一是美国签署了《独立宣言》,改变了人们对政治方式的理解;二是蒸汽机的应用,引发了技术革命的浪潮;三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提出了一种关于财富分配的新认识模式。这三个事件标志着世界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学者指出,经济时代过后,世界将迎来文化时代。文化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政治、环境、艺术、科学、娱乐和精神的综合比拼[3]。换言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包括其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发展模式是否具有感召力、文化是否具有影响力等。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正顺应了这一世界潮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正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讲:“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他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这种既强调统一性又讲究差异性的外交理念,正是和谐思想在外交上的运用。又如,天人合一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习近平的话讲便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人类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升华,又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哲学思考,值得人类文明发展共鉴。
  第三,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中国古代虽屡经政权更迭与外族入侵,但中华文明却一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而且在东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儒教文化圈”(“筷子文化圈”“稻米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其根本在于中华文化早早便形成了重和谐、讲仁爱、重民本、求诚信等核心价值观,通俗来讲,便是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带领广大人民创造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也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突兀而出,它源于传统价值观又超越传统价值观。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自周公制礼始,“礼仪教化”思想便开始深入人心,大到国家统治层面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小到乡约、族规、家训等,如《朱子家训》中的:“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可以说,讲文明、讲礼仪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又如,诚信。《周易》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中庸》更是把诚信的思想发挥到极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既是天地自然的本性,更是人之本性;诚信既是个人安身立命、进德修业的根本,也是治国安邦、交往四方的道义准则;诚信既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得以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可以说,社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