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4月中期

习近平的用典观/周海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海涛 日期:2016-06-07 10:48:21
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坚持顶层设计,以惩治求突破,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目标,惩防并举,就是为了建立一整套的从严治党与依法反腐的体系,这就实现了对古代廉政吏治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二是中与西。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带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其“天下”理念是以中原为中心,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化成天下”“协和万邦”,依然带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而当今的国际关系更加多元复杂,更需要求同存异的外交观。如“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开放、进取、合作、共赢的积极精神,但其内涵与范围大大拓宽,因为沿途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又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治理观,大大创新与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习近平用典的时代价值
  
  从世界大势来看,一个国家的崛起或复兴,无不是其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复兴。从中国当下自身的发展来看,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都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习近平的大量用典,不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激活,更赋予其鲜活的时代价值。
  第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文化自信、文化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两个维度:一为社会主义制度,二为中国特色。前者对应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后者对应的是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绝非偶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结果,其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其根源在于它是解决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文化危机的历史必由之路。然而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总结和继承传统文化原本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哪些积极养分?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可以说,传统文化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文化论证与文化自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过来又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赋予文化强国建设以历史支撑。1776年,世界发生了三件大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