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4月中期

习近平的用典观/周海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海涛 日期:2016-06-07 10:48:21
  
  二、习近平用典的特点
  
  习近平对中华典故信手拈来、画龙点睛的使用,不但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扬弃与创新使用。习近平用典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用典出处来看,包罗万象,出入经史子集。其一,经。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表明中国人刚强劲健的价值追求;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他引用《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激励中国科学家发扬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禀赋,同时他又引用《诗经》中的“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来说明人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意义。其二,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引用《后汉书》中的“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突出源头反腐的重要性;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引用《资治通鉴》中的“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来说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其三,子。先秦诸子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宝库,更被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广泛引用。如老子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子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韩非子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尹文子的“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孙武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尸子的“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墨子的“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等,都在习近平讲话中被大量引鉴。其四,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引用李商隐《咏史》中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告诫党员干部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集部中,习近平尤其偏爱引用李白与苏轼的诗词。除了经史子集,习近平对古代名臣奏折、檄文、档案、笔记等中的经典妙语也多有引用,且都紧扣主题、生动活泼。
  第二,从用典的内容来看,以儒、道、法三家为主,兼采其他,浑然一体。就数量而言,习近平用典最多的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孟之言。儒学自汉代以后跻身官方意识形态达两千年,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学中的很多思想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芒:一是儒家思想中的敬民、用贤、仁爱、和谐等观念至今依然能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依据。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理念,就与儒家思想中的民本、爱民有相通之处。当然,共享的目的、内涵、方法都大大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儒家的“修齐治平”能为当下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如家风建设。《朱子家训》开宗明义就讲,“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家训》计三百一十七字,却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精华涵盖其中。但是今天党员干部提倡的家风,其内涵及价值又远超传统的士大夫家风。道家思想也是习近平用典的重要来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见素抱朴、天人合一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