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新常态下提升组织韧性的路径探索/段春明 白彦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段春明 白彦平 日期:2021-11-18 08:52:36
细规划抵御风险,事后能自我学习、反思改进并能逆势成长,使组织快速恢复和反弹的能力,而这也恰好与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一系列行动相对应。
  组织韧性主要包括四个常见的特征,这些特征尽管有时候各自表现强度会不尽相同,但是在大多数组织中韧性都是存在的,其分别是最小破坏识别、较快恢复速度、自我修复和非专门资源。[1]与一个无韧性的组织相比,最小破坏识别能够帮助组织快速识别并阻断冲击,保持状态均衡,力求将破坏减至最小。较快恢复速度也是有韧性的组织的一个共同特征,一个有韧性的组织比非韧性组织受到冲击后恢复均衡的速度更快,主要原因是它受冲击后产生的偏差更小,能迅速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从而将损伤降到最低。此外,一个有韧性的组织回归均衡组织状态并不总是依赖于外部干预,它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能快速恢复到原有或新的均衡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较小的偏差和自我修复有助于提升恢复速度,使组织始终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非专门资源强调组织韧性并不来自或依赖组织为应对外部冲击而预先准备的过剩资源。它是组织自身的一种属性,所需要的资源往往是组织常有的。
  (二)精准辨识组织韧性影响因素
  第一,资源的有效利用度。资源的有效利用被认为是影响组织韧性的关键因素。当组织及时认知并有效响应外部威胁信号时,有效利用资源是组织实施应对策略的保障,敏捷、变通地调用和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应对能力。[2]当物质资源被战略性地使用时,组织可以有效克服干扰因素。财务资源被认为是在危机期间调动其他所需要资源的必要资源,若财务资源受限,将影响物质、技术等资源的有效调动和恰当分配,因此,组织的资源利用状况是影响组织韧性的主要因素。
  第二,准备和规划。充分的规划不仅可以增强组织应对日常挑战的应变能力,更可以增强组织对突发冲击的应对能力。例如,一个学校如果能经常组织应对地震、火灾等灾害的演习,那么学生和老师在面临这类突发事件时就能采取有序合理的措施进行自救。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情境演习是组织用来准备和应对危机灾难的一个重要策略。
  第三,信息管理。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对组织韧性也有重要的影响。信息沟通和知识交换涉及组织战略、组织目标和组织间的高效协作。例如,国家安全部门和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分享能有效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国家间、城市间以及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分享能准确把握和追踪传染源等,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能有效管理城市人员流动、跟踪传染源等。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利用能提高组织对内外部情况的认知,并以此识别危机到来之前的早期预警信号,从而有效提升组织危机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第四,替代方案和资源冗余度。替代方案能够确保组织有多种可选择的行动方案,从而使组织具备更强的韧性。正如“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一样,间接途径也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可选方案。当组织在一条路径上经历路径中断或者较多挑战的时候,可采用另一条路径来实现相同的目标。有学者指出,资源冗余是一种过量的、能够被控制者随意使用的资源。组织韧性要求组织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利用手头资源应对突发情况,这就要求组织要在一定程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