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4月下期

乡村治理中村干部“国家化”范式的生成、影响与反思、优化/赵 森 张立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赵 森 张立杰 日期:2021-05-26 16:32:57
升治理成效,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3.培育治理能力、提升整体素质。传统村干部往往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知识,这种知识形成于熟人社会,但对于当今乡村治理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下派的村干部具有较丰富的专业性知识,比如计算机处理、表格制作、台账技术等,这些技能正是传统村干部所欠缺的。同时,下派的村干部可以从传统村干部那里学习地方性知识,以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矛盾协调能力。因此,地方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效应与协同效应,促进乡村干部整体性治理能力与治理素质的提升。从各地区乡镇政府下派村干部的实践来看,这些驻村干部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的发展。在前1~2年,下派干部一般任副职,主要是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后面的3~5年,下派干部会交叉任职,进行治理能力的多方面锻炼,能力突出者转为正职。在此期间,地方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相互影响,下派干部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其他村干部的专业性知识也能够得到补充,有利于村干部的整体性成长。
  (二)村干部“国家化”范式的负面作用
  在村民自治秩序失衡的情况下,村干部“国家化”范式确实起到了填充、弥补等积极作用。但村民自治从根本上来说属于社会场域,国家权力的参与势必会改变原有治理规则,对村民自治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村干部官僚化。村干部准职业化强调村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乡村治理中,虽然职业化并不意味着官僚化,但在一些地区,准职业化的趋势发生了异变,“国家化”范式村干部习得了科层制的弊病,将自身视为国家权力的代理人,而不是农民的代表,这种官僚主义导致村干部产生“唯上”思维,将自身与农民分割。对于乡村治理困境,村干部更多地依赖行政力量解决,完成任务的标准也是上级政府的指示、要求,这就忽略了本应占据主体地位的村民的利益。当上级政府的要求与农民的利益诉求相冲突时,村干部也是以上级政府政策为本,而不是将农民利益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并缺乏对上级政府政策的有效反思。有些“国家化”范式村干部还养成了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比如,只将监督其他村干部视为自身工作,其他各项事务都交给他人完成,自己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这是对“国家化”范式的严重歪曲,有损政府权威。
  2.农民参与度降低。在完全村民自治情境下,村干部来自村民,能够与村民保持密切联系。下派的村干部本身就与村民比较生疏,在扭曲思维影响下,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恶化。一些下派的村干部将自身角色视为一种职业,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取工资、完成考核、实现晋升,只愿意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在问题调研、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机会明显减少。村干部为减少工作量不愿开会,使得上级政策无法有效传递给村民,而村民的意见与诉求也无法向上反映,这很容易引发诸多问题。以公共项目建设为例,某村安装了健身器材供村民运动,但选址未征求村民意见,建好后很多村民表示离家太远,不愿去使用,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也引发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国家化”范式的村干部虽然解决了村级组织后继无人的问题,但在很多地区原本的优良传统并未得到承续,而这恰恰是乡村治理中最为需要、最为关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