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月下期
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 双元柔性能力模型构建/刘翔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翔宇
日期:2021-03-01 10:22:06
技能是指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组织经营活动刚性需求之外的超额能力,是应对潜在环境变化的缓冲物。例如,重复的工作角色或冗余的功能、与企业战略无关的员工自发学习以及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能够提高组织应对突发问题的潜力,在特殊时刻能够成为“有效多余”,能够保障企业在不确定情境下拥有多种选择。
(二)双元柔性能力
所谓双元观,是指从管理悖论出发,辩证地解读组织管理中相互关联、相互矛盾的现象,从这些悖论中寻找冲突的兼容性,扩展张力,通过平衡和协调助力组织生存和成长。人力资源柔性能力是指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的一种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调适能力。人力资源柔性能力可视为立体化的概念,其自身为稳定与灵活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双元柔性能力,是稳态柔性能力和动态柔性能力的统一体。
1.稳态柔性能力
稳态柔性能力,包括一些较为稳定和固化的人力资源池、人员架构、管理技术、控制模式等,是一种能够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规律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能力。在常态和非常态的外部环境下,企业都需要维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常规性、掌控性,以实现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促进组织未来的潜在发展。另外,稳态柔性虽然倾向于组织的稳定性和常规性,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化不变的,也会积极感知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通过试错、学习寻求组织的适应能力提升,关注员工队伍的创新、变异和选择机制,具有元稳定特征,即调适稳定的稳定性,是稳定性的优化过程或者自我扬弃过程。例如,企业的持续改善、整体质量管理、接班人计划等,都可视为稳态柔性能力的体现。
2.动态柔性能力
动态柔性能力主要指企业员工队伍的适应性和调整性能力,其关键特征为动态,即强调在动荡多变的环境下,企业能够感知和识别环境变化,具备随时获取、释放、调适、变革、整合和重新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使员工队伍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技能方面,均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与外部环境保持随时、动态的适配关系,“随环境而舞”,攫取新的机遇,不断获取即时性竞争优势。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1.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稳态柔性能力与组织适应性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尤其是组合化雇佣和综合性技能培育,保证了组织的稳态柔性能力,确保在特殊环境下企业不会随波逐流,从而获取特定阶段内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首先,采取组合化雇佣模式的组织注重与部分员工签订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强化组织专属知识、技能及文化培训,让新员工“入模子”,培养员工的组织忠诚感,维持整个员工队伍,尤其是核心员工和关键岗位员工的稳定和可靠,在特殊时期能够做到工作的平稳交接和过渡,避免员工群体陷入混乱或混沌状态。同时,此模式还能降低人员流动的成本,为企业沉淀下来一些经验和专属性技能,帮助企业保持和提升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企业整体运营顺畅。其次,强调综合性技能培育的企业遵循精细化管理原则,重要工作或任务已经有现成有效的流程图,关键知识和技能能够被及时或系统地记录下来,作为指导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规范或作业流程。企业要重视正式员工的能力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