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6月下期

公共卫生危机的中国治理:反思、优势和前景/李以所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以所 日期:2020-07-20 09:57:47
的迎合,使得智库权威尽失。无权威、难独立,依附性更甚,人微言轻,智库的正常功能就得不到正常发挥,公共机构就得不到预防危机发生、克服危机加重的智力支持,危机治理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惨胜如败。  
  三、制度优势的集结:战胜危机的中国法宝
  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国的制度并非完美,但彰显出真正的优势;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国的模式并非无可挑剔,可着实难以复制。虽饱受西方国家的固有偏见和无端质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在反危机的行动中仍成就了独具先进性的“中国之治”。
  (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肆虐,成为一场持久且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共中央对此连续做出指示和号召,依靠制度优势,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控制并消除了这场危机。中共中央的政治动员为危机治理规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各级党委和政府据此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组织路线,领导有力、组织严密,使血吸虫病防治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首个战胜公共卫生危机的典范。[5]
  进入21世纪,非典突然来袭。面对可能失控的严峻局面,中共中央凭依强大的号召和组织能力,审时度势、果断处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典防御网,控制了疫情,稳定了局势。当时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这场“硬仗”,其危机治理的决策之英明、举措之果敢、成效之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舆论的普遍赞誉。
  新冠肺炎疫情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人类对这个病毒的认知都尚在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最先受到冲击的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造了迅速遏制疫情蔓延的奇迹,为全世界抢出了宝贵的备战时间。面对诸多未知和可能,中国的最高决策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抉择,以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去夺取抗疫的全胜,这既需要不计毁誉的勇敢担当和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更需要敏锐精准的判断取舍和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
  没有历史的国家记忆,就没有民族的远大前途,更无法实现对现实的全面认同,进而也就没有走向未来的澎湃激情和绵延动力。新中国在历史上面对疫情危机取得的每次胜利,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承担负责、不断精进抗争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近五分之一,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相同,各方利益诉求多样,要想把这个巨大且复杂的中国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危难时刻,要想举国万众一心、步调一致、共赴国难,就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决策主导和行动主体。在当代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够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握中国正确的发展方向,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多方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居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反复实践取得的经验。
  (二)中国人民的坚决配合
  只有国民的整体觉悟,才会有国家的远大前途。创造历史的永远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