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好心可能办坏事——服务型领导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高日光 欧阳金凤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高日光 欧阳金凤 日期:2019-09-06 16:59:24
  (二)LMX和SSG的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将采用Zhao等推荐的Bootstrap方法来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在SPSS中安装Hayes开发的PROCESS插件后,设置样本量为5000,选择置信区间为95%,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服务型领导显著影响LMX(95%的校正偏差置信区间=[0.6140,0.8395],不包含0),假设H1得到验证,服务型领导显著影响SSG(95%的校正偏差置信区间=[0.5344,0.8160],不包含0),假设H3得到验证。LMX和SSG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其间接效应分别为0.2665(95%的校正偏差置信区间=[0.0199,0.5681],不包含0)和0.2727(95%的校正偏差置信区间=[0.0700,0.5206],不包含0),假设H2和假设H4得到验证。但LMX和SSG的间接效应无显著区别([-0.3776,0.3745],包含0),假设H5未得到验证。
  五、研究讨论与启示
  本研究认为,在新时代中国组织情境中,领导与员工建立的高质量关系不再单一地遵从工作场所外的人情法则,认为在工作场所外与领导搞好人际关系就能与领导建立高质量的领导—员工关系的观念已不合时宜。在企业环境竞争日渐激烈的新时代,为领导出谋划策、冲锋陷阵的员工同样能与领导建立高质量的上下级关系,即在职场外会“做人”和在职场内“会做事”同样能获得领导的赞誉。
  (一)理论意义
  首先,丰富了学术界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前因变量的研究。近年,部分国内学者基于中国组织情境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等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积极的预测效应,但服务型领导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有何关系鲜有涉足。本研究的结果则发现服务型领导是诱发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又一要素,这拓展了学术界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
  其次,揭示了服务型领导不为人知的消极效应。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服务型领导的后果变量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积极面,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却鲜有学者涉足。本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型领导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诱发员工从事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从长远看这将给组织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服务型领导给组织带来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这证实了Whetstone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的服务型领导会诱发人性的弱点这一观点。总之,本研究的结果对揭示服务型领导的本质和拓展服务型领导后果变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再次,推动了领导与员工关系的跨文化研究。以往学者在研究领导与员工关系时,只是单一地考虑领导与员工建立的工作场所内关系(LMX)或领导与员工建立的工作场所之外的关系(SSG),从未将二者同时纳入同一研究中进行比较研究。为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探讨了LMX和SSG在服务型领导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论是基于西方情境提出的LMX,还是基于本土情境提出的SSG,均能解释服务型领导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且解释效果毫无差异。
  (二)实践意义
  首先,好心可能会办坏事,组织应警惕服务型领导潜在的负面影响。虽然众多学者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对组织中的员工、团队等有积极影响,但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服务型领导的服务行为会导致员工从事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给组织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服务型领导在管理中不可一味地向员工展示“老好人”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