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掮客”还是“白手套”?/龚会莲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龚会莲 日期:2019-04-12 11:29:08
公共服务的行贿者没有向提供服务的官员支付,而向官员提供支付的中间人则没有消费公共服务。
  二、中间人介入腐败交易的功能机理
  直接的腐败交易去除了所谓的中间环节,对交易者来说看似节约了交易成本。但在现实中,其又面临两类交易障碍,推高了另外类型的交易成本。首先,作为非法交易,如何搜寻交易伙伴并达成交易?[1]毕竟非法交易既不能使用现成的交易平台(类似于聚集合法交易的公开市场),也不被允许公开发布交易邀约,因而很难搜寻到交易伙伴。况且即便出现了交易伙伴,甄别其可靠性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毕竟非法交易不会获得法律和道德的保障,且因其本身的非法属性,更易吸引越轨观念较强的交易者,由此泄露交易信息甚或被借机大敲竹杠亦非偶然。其次,作为非法交易,其施加于交易双方的巨大现实和内在压力很难纾解。这种结构形式置交易双方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一方面因毫无遮拦的交易形式使其腐败事实无所遁形于司法监察,由对外部法律惩处的现实恐惧而产生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直白清晰的交易形式使非法交易双方无可回避各自良心的审视,由对内在悖德失义的愧疚焦虑而产生巨大压力。在这两类障碍约束下,直接交易多发生于微小腐败领域,常见于基层执法及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中间人介入后,不但改变了腐败的原有交易结构,也因其功能角色使原有腐败机理发生了一些需要警惕的变化。本文以媒体混称的“掮客”和“白手套”为原型起点,详析这些微妙的变化,及与中间人不同功能角色的关联。
  (一)作为掮客的中间人
  在合法交易中,也存在大量的中间人,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典型如金融行业、跨国贸易行业及文物古董交易行业等。学界基于对这些广泛存在的合法中间人现象的观察提炼出掮客式诠释路径。在这类解析框架中,学者特别注意到中间人频现领域中较为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特征。[2]他们发现,在这些交易场域中,一方或者双方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私人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对于交易的成败至关重要,但对普通交易者而言,其习得或获取这些知识和信息成本高昂,由此,顺利交易所需和交易者实际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之间存在鸿沟,衍生了现实交易中诸多不确定性乃至风险。基于以上视角,他们“发现”了中间人弥合知识和信息鸿沟、降低交易风险的掮客功能。所谓掮客,《辞海》释意为“替买卖双方说合而获取佣金者”。显然,普通汉语语境中的掮客强调其居间介绍和促成交易之意,凭借的是相对于交易双方其占有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优势。腐败交易中的掮客式中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这样的功能,只是不幸发生在非法领域。
  鉴于腐败交易的非法性及悖德性,腐败服务的供需双方既不能也不敢公开其供给和需求信息,在缺乏相关信息沟通的情况下,此类交易的匹配相当困难。腐败服务需求者有潜在的贿买服务的意图,但面对公共机构庞杂有时甚至隐秘的内部流程及规则,首先,其需要知道同哪一(些)职务占有者交易能够获得所需的服务;其次,还必须能够甄别拥有分配决定权的具体官员之贪腐属性[3],而这一信息对于特定官员来说属于绝对的私人信息;再次,即便知晓了占有该职务的特定官员的腐败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腐败官员又如何信任来自陌生人的腐败交易邀约?于此贸然发起单方交易邀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