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7月中期

技能型后备人才领导力水平与就业概率的实证研究/李蕙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蕙羽 日期:2017-08-01 18:54:56
div>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高职高专学生领导力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该问卷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并参考大量国内外大学生领导力研究文献,设计了包含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引领能力、激励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8个要素的初始领导力模型。以整群抽样方法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9所高职院校1239个样本数据,其中男生346名,女生893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多次模型检验和拟合后,构建了包括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引领能力、激励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6个要素的领导力模型。该模型各项指标都达到优良标准:x2/df<2,RMSEA为0.028,CFI为0.99,TLI为0.986,SRMR为0.02,CD为0.998,且AIC、BIC指数相对最小,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且简约。同时,对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领导力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二者在领导力的6个要素上呈显著差异,模型的区分度也得到了验证。该领导力模型正切合了French和Raven等人研究的5个领导权力来源当中的感召性权力和专长性权力。[7]其中,责任意识为感召性权力,是影响他人的动力源泉;其余5个要素为专长性权力,创新能力是成功的根本要素,也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学习能力则是创新能力、引领能力、激励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激励能力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鼓舞士气,高效实现团队目标,引领能力则强调以个人品质和能力影响他人发展,在上述要素的基础上,快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二)理论假设与变量设置
  本研究以有就业意向并积极就业的2016届毕业生作为样本。样本来源于广西的9个高职院校,基本覆盖了广西几个主要城市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及一般性高职院校。调查在学生毕业离校前1个月进行。剔除升学的部分学生,总计样本为611名。本文将是否签约作为因变量,样本中已经签约的占65.47%,包含自主创业的学生;有就业意向并积极就业、但未能签约的毕业生占34.53%。核心自变量为领导力水平。考虑到以往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就业的重要影响,为便于互相控制和进行比较,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为自变量放进模型当中。
  1.领导力水平,包括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激励能力、引领能力等6个因素。
  2.人力资本,包括学习成绩、职业证书等。样本中,成绩排名分布为:排名前25%的学生占46.15%,排名前26%—50%的学生占29.95%,排名前51%—75%的学生占13.75%,排名前76—100%的学生占10.15%;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为:获得1—2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48.87%,获得3个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21.48%,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30.65%。
  3.社会资本,包括户籍、父母职业层次等,其中户籍为农村设置为1,非农户籍为0,样本中户籍为农村的占比74.8%;父母中任一方为管理者设为1,其他为0,父母中任一方为管理者的占比为5.11%。
  4.控制变量,包括性别、专业(参照类为理工类)、兼职、学生干部、政治面貌等。样本中,男生占29.8%,女生占70.2%。专业分布情况为:理工类占17.05%,文史哲占6.23%,经管政法占27.87%,艺术占21.97%,其他专业占26.88%。担任社团干部的占11.13%,校级干部占9.82%,院系干部占18.17%,班级干部占29.95%,没有担任干部的占30.93%;
  基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本研究采用二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