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2月中期

《周易》谦德文化的理论意蕴及其当代管理价值研究/张云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云河 日期:2017-01-22 16:31:55
变之道,也就是平衡矛盾,维持各种机制的运转,不让对立面走向强烈分化的极端。这与《老子》所言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是一致的。当然,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一方面,公平要求个体的所得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对不同的个体按照统一确定的标准,如每个人的功绩、价值等进行社会资源分配,其中效率涉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成就高层次的公平。换言之,单纯满足社会成员绝对广泛的公平要求,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因此,要将效率或效益原则放在优先序列,也就是如孔颖达所言:“裒益其多,言多者得谦,物更裒聚,弥益多也。”另一方面,要求在基础公平前提下建立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有效机制。这样的机制可能与前述注重效率或效益的原则不同,但所遵循的是朱熹所主张的“称物之宜而平其施,损高增卑以趣于平”原则,缓解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张力,扩大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和适应性,使再分配成为社会财富公平享有的配套措施。
  从管理角度而言,有一定组织智商的企业需要明确谦虚是传统谦德文化的必然外显,是“谦而求正、谦而守正”地对公平尺度掌控和践履的智慧,既关注员工报酬的绝对值,又关注员工报酬的相对值,树立正确的公平观。谦逊公正绝不是在多与寡、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无原则的退避,而是顺应、合乎事物的前进趋向。谦是一种高度自觉而主动的主体行为,谦让是美德,但“没有原则的谦让是一种懦弱,在竞争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逃避,在危险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退缩”。谦的这一侧面是《周易》对修谦之德、行谦之道的更深层次的认知。
  古往今来,大凡能善始善终的成功者不多,症结之一在于不能处处以谦自守,长保谦德文化。我们不能也不应低估历史的智慧和价值,历史古训必须深加汲取。在当代市场主导的竞争性经济社会环境中,不确定性成为当下诸多企业组织生存环境的一种常态,这样环境下的人们更应该倡扬谦德,继续发扬光大谦德文化的内核,继续挖掘谦德文化的现代管理价值空间,准确界定和把握谦德文化在竞争发展与人际交往间的合理边界,继而使得质朴为正的民风、崇尚温良敦厚的道德诉求成为摆脱当代人际交往困惑、重铸清新守正的内心世界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吴辛丑.周易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3]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76.
  [4]李光地.周易折中[M].刘大钧,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10:223.
  [5]李笑野.论《周易》崇尚智慧的谦德谦道[J].孔子研究,2015(1):56-63.
  [6]陈碧.《周易》重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4(5):18-19.
 
  责任编辑 王 惠  
  E-mail:ldkxwh@163.com  
  电  话:0371 -  63910574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