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8月中期

中国乡村复兴研究: 学术进展与未来走向/沈费伟 刘祖云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沈费伟 刘祖云 日期:2016-09-12 16:54:00
数量,提升乡村复兴学术研究的质量,拓展乡村复兴研究的理论性和分析性深度。学者们尤其要重点关注和探究乡村复兴领域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此弥补乡村复兴研究中的不足与缺陷,真正推动乡村复兴研究的发展与深化,提升学术研究质量。
  (二)开展跨学科综合视角研究,拓展研究主题的内涵
  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以其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学者们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单一学科、特定研究视角、单一方法论的局限,运用综合的、多元化主体视角来深化和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议题。从目前学界关于乡村复兴主题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学者们或者是在政治学与行政学视域下对乡村基层组织、治理结构、权力秩序、政治信任等方面展开研究;或者是从社会学视角下对乡村社会文化、乡村教育、乡村知识分子等方面展开研究;或者是从地理规划学的视角对乡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化、村庄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村庄意象的规划等方面展开研究;或者是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乡村道德伦理、乡村精英角色、农村公共服务等问题;或者是从历史学的视角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独立评论派的农村复兴思想、民国复兴委员会等方面展开研究。但总体而言,现有乡村复兴议题的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缺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成果。乡村复兴作为一项综合、系统性的研究,未来应该加强跨学科研究,尝试应用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乡村复兴问题。
  (三)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探索性分析,提高经验研究的深度
  当前,在乡村复兴研究领域中也有对典型地区的经典个案进行研究的例子。譬如,宁华宗(2004)通过对黔江生态移民工程实践的考察,探讨和建构边远山区乡村重建的新路径;印子(2015)基于湖北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实践的分析,来说明乡村公共文化的式微与再造;朱政(2015)对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调研,总结了秩序重建与乡村治理的法治化经验;吴伟华(2014)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应村的乡村再造考察,阐述了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组织的重建策略。但上述这些研究绝大部分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探索性分析和对典型经验的比较分析少。许多乡村复兴个案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相关文件的解读而得来,并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乡村复兴中的具体典型事件,更没有通过驻村的方式直接深入到乡村复兴的过程中去,从而造成了目前乡村复兴研究的理论性不强、深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典型案例经验的探索性分析是未来乡村复兴议题研究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四)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乡村复兴的研究
  中国地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风俗等差异,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村治,即使同一地区的村庄类型也各有差异。著名农村学者贺雪峰基于长期的实地田野调查,对中国不同区域的村庄类型进行了分类概括,他将中国农村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不同的村庄有着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因而需要采用多样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4]。目前,在乡村复兴研究领域中,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