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5月中期

中小企业中组织人际信任、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的关系与路径研究/李 洪 项典典 杨增雄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洪 项典典 杨增雄 日期:2016-06-07 16:05:31
级间信任,同事间的信任对知识分享的影响更为显著。
  4.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组织中的人际信任可以对团队中的合作氛围产生积极影响,促进经验的交流和知识、信息的分享。而创新的本质是结合各种离散或不相关的知识,并产生新的看法、视野、观点的过程。组织人际信任为知识分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知识分享为员工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个观点在王雁飞等人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证实:组织信任在知识分享的完全中介作用下间接作用于创新行为[7]。
  基于上述探讨,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组织人际信任对员工创新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择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范围内,根据企业名录和国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随机抽取中小规模的企业,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企业取得联系,在征得同意后向企业员工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264份,剔除空白和异常的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30份。其中男性占51.8%,样本年龄集中在26—41岁,占63%,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78.7%。
  (二)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为了确保测量工具的信度以及效度,本文采用现有研究使用过的量表,并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改和完善。
  组织人际信任的测量主要参考Mayer,Costigan和曹科岩等人的研究,共包含9个问项,该量表包含上下级间的纵向信任和同事间的横向信任两个变量[8]。知识分享的测量参考Leung,Lu和Koch等人开发的量表,包含7个问项,将知识分享的测量分为显性知识的分享和隐性知识的分享两个维度[9]。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参考王雁飞、朱瑜等人的研究,包含5个问项,该量表主要包含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及手段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等几个方面。以上三个方面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6点量表进行评价。
  (三)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先通过SPSS22.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中KMO值最小值为0.929,Bartlett检验显著。同时,用Cronbachs Alpha值来检验变量信度,结果如表1所示,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各问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6,累计贡献方差最小69.151%,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相关系数及均值方差如表2所示,相关系数在0.01水平显著,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所用的测量工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结果
  对相关假设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的是多层次线性方法,揭示不同变量之间关系。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在表3中,模型2显示,上下级间纵向信任关系与员工创新呈显著正相关(β=0.448,p<0.001),假设H1a得到支持。模型3显示,同事间横向信任关系与员工创新呈显著正相关(β=0.441,p<0.001),同时上下级间纵向信任关系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假设H1b和H1c得到支持。在模型4中,显性知识的分享与员工创新呈显著正相关(β=0.463,p<0.001),假设H2a得到支持。在模型5中,隐性知识的分享与员工创新呈显著正相关(β=0.315,p<0.001),而显性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的相关性有所减弱(β=0.255,p<0.01),假设H2b和H2c得到支持。
  在表4中,从模型2和模型5可以看出,上下级间纵向信任关
[1][2][3][4][5]